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广州、毕节,共饮一江水,携手共话新篇章。一个领跑、一个后发;一个地处南海之滨,一个位于贵州高原。
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吹拂过广州之后,沿珠江逆行而上,停留在珠江北源,滋润着毕节的土地。
一场夏夜喜雨,汇聚成毕节山野间的缕缕清流,一路向东南奔去,在广州汇聚之后,奔向大海,融入世界。
一条珠江,让广州与毕节血脉相连。
国务院印发意见,支持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支持广东与贵州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
如今,两地紧抓政策机遇,借力东西部协作东风,广州与毕节从产业到就业、从教育到医疗等方面,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合作共赢,为贵州以更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粤黔协作实现双赢再绘蓝图。
深化帮扶成果拓宽就业渠道
来自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级中技中餐烹饪营养与膳食班的李文武,去年10月在广州酒家集团开启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每天早上9点半,他都准时到岗,在厨房里忙个不停。
咕噜肉、干炒牛河、煎堆等菜品,李文武做起来得心应手,并获得了食客们的好评。“粤菜师傅”订单班的专业训练和广州酒家集团的实习经历,让他拥有了选择就业岗位的底气,对于未来,他憧憬着开一家有规模的餐馆。
通过“粤菜师傅”订单班培养,一批批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后续在工作岗位“站稳脚跟”打下坚实基础。
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广州岭南商旅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办了4个“粤菜师傅”订单班,并在学校里打造了“粤菜师傅”(毕节)培训基地。
“粤菜师傅”订单班为培养技艺纯熟的厨师打开了一扇“门”,“广东技工”订单班为培养技术精湛的工匠也指出了一条大道。
广汽集团结合毕节人力资源丰富和国企用工需求,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学校合办精品“广汽班”。毕节首批精品“广汽班”学生已于前年进入广汽实习。
据悉,“广汽班”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为合作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2+1”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如今,部分学生已踏入职场或进入实习阶段。
同样,从在毕节老家以打散工为生,到拥有一技之长进入广州一家国企当机械司机,级“广州港班”学员秦鹏的命运改变,正是始于“校企合作订单班”。“毕业等于就业,找工作都没烦恼了。”秦鹏对未来充满期待。
多年来,“校企合作订单培训”模式在贵州毕节遍地开花,一个又一个“订单班”在贵州毕节的技工院校落地,让当地的学子通过就学、就业走出大山,帮助其家庭改善生活面貌。
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首位。通过各方努力,目前12家广州企业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开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3项工程订单班、冠名班53个,惠及学生余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占比超过50%。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5月9日,在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马干山的越秀农牧生猪养殖项目的消纳区里,一群来自全芯生物科技(澳门)有限公司的创业青年走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户一同栽种迷迭香,这是他们在贵州开垦的第一片试验田。
“在前期开展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具有迷迭香的高产种植环境,有望在毕节境内开辟迷迭香产业的种植、提取和出口基地。”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迷迭香是一种新型天然香料植物,一次栽植可多年收采,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以及药品等领域。
此前,越秀农牧在贵州投资建设了多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其中在大方县建设了1.35万头种猪养殖基地和总设计产能为年产30万吨饲料厂。澳门青年在养殖场的消纳用地种植迷迭香,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可利用价值,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还能将迷迭香提取物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及各类油脂的保鲜保质,成为天然的绿色抗氧化添加剂,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做到了真正的互利互惠。
走进位于毕节市大方县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白参工厂化生产及珍稀食用菌科创园,只见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采收、打包、搬运……现场一派火热景象。
该科创园是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东西部协作帮扶项目。项目占地面积亩,建设有全自动菌棒生产车间、接种车间、养菌车间、出菇车间、采收包装车间以及食用菌大数据中心、研发中心等。
“从原材料搅拌、传送、打包,再到上架机等过程,所有设备都是全自动化。”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尽平介绍,这样能生产质量更高的白参菇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如今,该科创园日产白参鲜菇约20吨,年产约吨,年产值约3.6亿元,成为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菌种研发、集约化生产、技术培训、智慧交易于一体的全智能化白参菌栽培工厂。同时,还能带动当地创造出一批工作岗位,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近年来,广州、毕节紧抓东西部协作契机,从基础设施建设、优质品种培育、种养技术培训、销售平台搭建等多方面入手,越秀农牧毕节市马干山生猪养殖、迷迭香种植、食用菌科创园等项目相继建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销对接持续畅通。
搭建直通平台助推资源共享
珠水漾月,推波启航。珠江游船“化屋号”上载歌载舞。来自黔西市的苗族姑娘把黔西的民族风情带到广州。船上,拦门酒、送客酒、刺绣展、特色产品展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化屋号”融汇了增城区和黔西市文旅、农产品等文化元素,由广州港集团、增城区人民政府、黔西市人民政府协力打造。这是穗毕两地三方创新帮扶协作模式,落实“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表示,广州港将发挥广州港“海丝文化”“港口文化”品牌优势,推动东西部文旅协作出新出彩。
与“化屋号”正式启航相距不过一个月,毕节市织金县的农耀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加工基地内,迎来了销售热潮。南瓜丁、南瓜条、南瓜皮和南瓜籽等产品将直达韩国仁川。
为提高织金县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广州市增城区协助毕节市织金县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建设为契机,组织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广东地区举办的广州博览会、乌蒙山农特产品(广州)交易会等活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从“深山人未识”到“成名天下知”,穗毕协作造就了跨越关山天堑的“产销通途”。
乌蒙山腹地,平均种植海拔在米左右的“威宁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广州、番禺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万元,用于完善当地苹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苹果分选设备以及建设文旅观光项目。
同时,穗毕两地在广州地铁、广州白云机场和贵阳龙洞堡机场投放苹果海报,大幅提升了威宁苹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威宁小甜心”跨步走进东部乃至全球视野,还需物流配合。近年来,两地协作打通了配送“最后一公里”。
在威宁江楠物流园,大门口的“威宁自治县粤黔协作共建农业合作示范园”标志格外醒目。广州江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年间在当地建起了蔬菜育苗中心、多品类农产品产业核心种植示范基地、包装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此举实现了“育、产、储、包、送、销”全产业链覆盖体系,打造出“大型物流—农村电商—农业合作社—农户”线上线下智能供应体系,助力降低物流成本、消除供应障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广州把消费协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项目,发挥直播电商之都优势,为威宁土豆、纳雍滚山鸡、赫章鸡蛋、织金竹荪等农特产品强势带货,全力推动“毕货入湾”“毕货出海”。
共享优质资源加强医教协作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