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广州举办第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邀请广州市人社局、教育局等有关负责人专题介绍了“粤菜师傅”工程羊城行动推进情况。
据介绍,“食在广州”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广州于年成为全国首个“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年,广州住宿餐饮业营业额.97亿元,增长9.8%,在全国城市中人均消费额居第1位。
为应对这次疫情对餐饮企业的冲击和餐饮从业人员的影响,广州市出台《深入推进“粤菜师傅”羊城行动,促进餐饮从业人员稳岗就业工作方案》,提出11条暖企惠民举措,为餐饮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约5亿元,为餐饮企业担保贷款万元。设立“粤菜师傅”岗位信息发布专窗,在人社网办系统公共招聘栏目举办“粤菜师傅”专场网络招聘会,共32家餐饮、酒店企业参会,提供个相关岗位。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何士林介绍,“粤菜师傅”是一项重大的就业工程、民生工程。目前,广州“粤菜师傅”工程已走在全省前列,取得阶段性成果,技能培训初具规模,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广州在13所市属职业、技工院校开设粤菜烹饪专业,在16家培训机构开办粤菜烹饪工种,分批建成6个省级、12个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2个国家级、6个省级、13个市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此外,广州市还编制了20个传统广府菜菜品标准,研发了“广府风味菜烹饪、广式点心制作、广东烧味制作”3个专项能力,其中广式点心、广东烧味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确定了20个专项职业能力定点考场,在14家鉴定机构开展粤菜师傅职业资格鉴定。
以此同时,广州市大力开展的“粤菜师傅”省际技能扶贫,也已初见成效。广州市首批吸引贵州毕节3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来穗参训就业,并协调有关企业提供个岗位专供扶贫点粤菜师傅就业。今年6月,又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粤菜师傅——广州酒家班”,首次招收66名学生。
接下来,广州市将继续着力围绕“粤菜师傅”人才培育、标准研发、产业融合、技能扶贫、文化传承这“五大行动”,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切实抓出实效、干出效率、作出表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