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旧时光寻找城市记忆,2020年粤港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http://m.39.net/pf/a_6162073.html

做花灯赏诗词、快闪献礼祖国、中秋之夜派对、亲子绘画......度过一个欢快喜庆的中秋节后,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继续陪伴粤港澳青年欢度中秋国庆双节狂欢假日。10月2日、3日,“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系列活动于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相继举办了主题为“寻味”、“记忆”的文化体验活动,带领广大粤港澳青年寻找广州味道,追寻城市记忆。

据悉,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联合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于9月27日正式揭牌后,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系列活动也正式启动,升级改造后的广州市青年文化宫摇身一变成为北京路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目前,“爱国、学习、团圆、寻味、记忆、传承、文明、时尚、创新”9大主题文化体验活动正在进行中。

聆听故事:感受粤菜文化的魅力

太史豆腐、黄焖鱼翅、荔湾艇仔粥、葵花鸭子、虾饺、姜撞奶......每一道名菜、每一道名点,背后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鲜活故事。10月2日上午,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在粤菜文化印象馆举办了《中国粤菜故事》阅读分享会,《中国粤菜故事》的主编、美食作家钟洁玲现场分享了广州著名点心店——点都德的传承故事以及粤菜大师黄振华的传承技艺。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个点心店需要多少个点心师吗?”钟洁玲为大家讲述了点都德里来自偏远地区的点心师为改变人生轨迹而一步步努力在大城市拼搏,苦心钻研、改进技艺的故事。

“哇,好香啊!”同日下午,在粤菜文化印象馆三楼,正在举行“小凤饼”非遗制作展示活动。据悉,活动邀请了小凤饼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薛锐明,现场为大家分享小凤饼背后的传承故事,并手把手教制作非遗美食小凤饼。

“老乡老乡,几时出省城?省城最有名,成珠鸡仔饼,你去省城最主要买鸡仔饼。”这是小凤饼广为流传的宣传语。据薛锐明介绍,小凤饼是广东广州地区特色传统饼类名小吃,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历史悠久,以甘香松化,甜中带咸,口感酥脆而被大家所喜爱,其中以广州成珠酒楼的“成珠小凤饼”最为闻名。

老广州的记忆:跟随影像一起回到过去

一张照片,一个镜头,记录的是一个瞬间、一个故事、一段变迁。看到一张老照片,记忆瞬间就回到了过去。10月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记忆”照片故事沙龙带领众人“穿越”时空,回到了广州改革开放初期。如今社会飞速发展,过往的模样或许已被人们逐渐淡忘,但在老广州人、《信息时报》原摄影记者黄亦民的纪实摄影记录里,对广州50年间的城市变迁、人文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纪实,都是珍贵的真实呈现。

年的海珠桥、年的白鹅潭、年的大沙码头、年的番禺石楼……在分享会现场,一张一张关于广州八九十年代的人文景观老照片正在放映,黄亦民通过不同时期的影像对比,向观众展示了广州的老城旧区、马路桥梁、横街窄巷以及滚滚不息的珠江流水,立体化地呈现了广州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旧貌新颜、城市人文以及社会发展。此外,还展示了香港、澳门的老照片,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

坚持纪实摄影广州50余年,黄亦民表示,图片是回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重要印记,通过图片探寻一座城市的变化,加深对历史变迁的认识。现场小朋友透过黄亦民的镜头,看到过去老广州的景象,直观了解了祖父母辈那个时代的生活与环境。

大开脑洞:广州青少年化身“未来城市设计师”

10月3日,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诞生了一批“未来城市设计师”,一群来自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的美术班学员现场“观摩”广州的建筑构造,大开脑洞设计绘制自己心中的未来城市建筑,展现新时代广州青少年的新风貌。

当日下午,“城市新记忆”3D打印笔创作亲子活动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中庭休闲区如期举行。据悉,此次活动以“城市记忆”为主题,旨在加深小朋友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参观完城市记忆长廊后,小朋友们把认识最深刻的城市建筑以及对未来城市建筑的构想绘制出来,最后通过新媒介3D打印笔技术,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作品的呈现。现场可以看到,小朋友精心制作的作品除了展现广州城市地标建筑外,还有不少是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呈现着城市新印象、新形象、新气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长林先生看到孩子给祖上在聚龙古村的旧居添加了翅膀,加上观景楼台,还配备了太阳能启航设备,“这可是可以行走飞行的移动建筑,这种大胆的糅合让我十分惊喜。”林先生对孩子的大胆创新感到很意外。

青年公益直播间展望大湾区美好未来

此外,在广州市青年文化宫,还有一个好玩的打卡点——青年公益直播间。9月27日-10月3日,青年公益直播间接连举办了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展望弯曲美好未来、新时代文化等主题丰富的公益直播节目。其中,10月2日开展了主题为“志愿服务那些事”的公益直播,邀请了四位社会服务志愿者做客直播间,讲述自身印象深刻的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事迹。

10月3日,在“新时代文化”的直播现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四位青年学生向大家讲述了文化的发展变迁,以国庆档主旋律电影影视文化为载体,从青年人的角度,带大家审视欣赏蕴含在国庆档影片背后的文化价值,探访历经千百年沧桑的北京路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如今的新风貌。据统计,国庆节以来,直播间已吸引超过50万人在线观看。

据悉,为更好地引领、凝聚、服务青年,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打造了“青年公益直播间”,委托广州市团校开展公益直播培训、体验和研究,为广大青年提供思想引领、志愿服务、身心健康等八个方面的服务与支持。今年国庆期间,直播间每天下午都会推出“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直播活动,传播正能量,抒发爱国情。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黎慧莹,通讯员穗团宣图片由通讯员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小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