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镇,总是暗藏无数惊喜,均安也不例外。
这里是顺德“最穷”的镇。
到年,顺德已连续稳坐“全国百强区”冠军宝座10年。
GDP亿,顺德之富,可见一斑。
在全国最富的区,
最穷,能穷到哪去?
出于好奇,城城随手翻了一下“全国千强镇”大榜,均安GDP亿排名。
只怪顺德盘子大,搁别的地方,均安可是要被奖励小红花的。
△均安,地处珠三角腹地,为佛山与中山、江门两市的黄金交汇点。图/《航拍均安》
搞经济,均安可以。
搞起文化来,均安也没在怕的。
比起GDP,均安人更爱提的是,
这里是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故乡。
佛山武术名家辈出,从梁赞、黄飞鸿,到叶问、李小龙,个个名震江湖。
但论全球影响,还是李小龙最大。
因为李小龙的存在,许多外文字典和词典里都出现了一个新词:功夫(kungfu)。
直到今天,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
“功夫就是中国武术,功夫就是李小龙。”
均安不仅是李小龙祖居所在地,还建有李小龙乐园、李小龙纪念馆,是将李小龙的生平、武艺、演艺和家族史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这里,是功夫爱好者朝圣之地。
△李小龙祖居。
让均安人骄傲的,还有均安女篮。
广东男篮厉害,大家都知道,但其实,女篮也牛得一批。
均安女篮,在业余篮球界堪称“传奇”。
这支成立于年的民间女子篮球队,在过去40多年岁月里,多次赢得国际赛事、全国赛事冠军,并出访过包括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名扬海内外,至今仍活跃在球场上,制霸一方。
当得起“顺德制造,中国骄傲”。
△年9月,顺德县均安公社女子篮球队参加全国农民女子篮球赛,荣获“丰收杯”冠军。图/山水均安
很多顺德人仍记得,年均安女篮获得首届全国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冠军的盛景。
当时连香港顺德乡亲都激动不已,香港顺德联谊总会和均安同乡会,专门组织20多位乡亲回乡举行庆祝活动,为均安女篮发放奖金港元,并邀请球队访港活动。
这些,在当年的《中国新闻》都有记载。
当然,均安有的,远不止这些。
这里是“中国曲艺之乡”“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岭南文化深厚绵长。
这里还是“中国牛仔之都”,与广东的新塘、中山,并称全国三大牛仔生产基地。
你身穿的牛仔,很可能就出自均安人之手。
说完经济和文化,必须说说大家最爱的美食。
身处“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搞起美食来,均安也是一把好手。
在顺德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独门功夫,均安也是。
以煎鱼饼、拆鱼羹、蒸猪、烧猪四大名菜为代表,均安美食在顺德独树一帜。
《舌尖上的中国》就曾赴均安拍摄。
当地美食之首的均安鱼饼,更被评“中华名小吃”,其味之鲜之回味,尤为令人难忘。
均安鱼饼
中华名小吃
非遗工艺,百年传承
01
流传百年的美味
焦嫩弹牙、鲜而不腥
芳芳鱼饼,顺德均安出名好吃的鱼饼店。
店主张长荣,土生土长的均安人,人称“南粤鱼王”。
荣哥从15岁出道,到成为中国烹饪大师,跻身顺德名厨,打下一片自己的美食江山,用了整整15年,凭的就是一块“均安鱼饼”。
他做的鱼饼,够鲜够弹有鱼味,很受街坊喜爱。
△在顺德,食客的舌头尤为挑剔,谁家东西好,街坊们心里门儿清。图/《粤味厨神》
每天一早,荣哥要“起鲮鱼肉公斤”,赶制鱼饼,方能保证来的街坊都能买上,不至于走空。
“一到买菜时间,整间店都爆噻,做都做唔及了。”
△鱼饼慢火煎至金黄,因外面焦香内里鲜嫩、弹牙而不腥。图/《粤味厨神》
别看鱼饼小小一枚,却是顺德四大名菜之一,历史悠久,清朝光绪年间已经走红,遂成为佐酒下饭佳品,单食亦很美味。
均安鱼饼制作工艺保持了鲮鱼肉的鲜味和嫩滑,口感外脆里嫩、甘香可口,该技艺如今已成为当地非遗项目。
而荣哥,正是均安鱼饼的非遗技艺传承人。
02
做人要真诚,做菜也是
顺德盛产名厨,而名厨厉害之处,就是化平凡为神奇,把普通家常食材做成美味佳肴。
荣哥的厉害,也在于此。
小小一枚鱼饼,被他做得鲜而不腥,鱼味十足。
均安镇三面临江,河岸线50多公里,河网密布。
这里盛产鲮鱼,人们也喜食鲮鱼。
一条普普通通的鲮鱼,能做出“千滋百味”。
荣哥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民间大厨,尤其擅长用家常的鲮鱼,起肉做鱼饼。
父辈带给家人的荣光和骄傲,使得荣哥自小就立志当大厨,把家传的鱼饼发扬光大。
荣哥从十来岁开始跟着父亲做鱼饼,打鱼鳞、开鱼肚、酿鲮鱼、刮鱼青,一干就是几十年。
把小小一枚鱼饼,做到珠三角、香港、澳门的酒楼、食客,“食过返寻味”。
也凭借这一枚鱼饼,在“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厨师之乡”顺德,挣下了一面墙的奖牌荣誉。
做鱼饼,荣哥有自己的心得。
“要做好鱼饼,就要选用8两以下的小鲮鱼”。
鲮鱼是顺德四大家鱼之一,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小的鲮鱼肉质更细腻香甜,刺小而软。
△鲮鱼放至清水中“瘦”上一周后,才会拿来做鱼饼。图/品城记
然后,起出新鲜鱼肉并切片。这一步,非常考验刀法和心思,在不损坏鱼肉的前提下整块取出,薄而均匀,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
鱼肉需要切得极薄。越薄,鱼刺存在感越小。待到与鱼肉一起细细剁碎后,二者早已融为一体,吃起来,基本没什么刮刺感。而鱼皮的保留,则使得打出来的鱼胶,更为Q弹。
在搅鱼胶和挞鱼胶前,需往肉泥中加入(盐、油等)调味。而淀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调味,但肉与粉的比例不会高于5:1,以保证鱼饼的原汁原味。这样既不会掩盖掉鱼肉的鲜味,吃起来也不会太粉。接下来,就是搅鱼胶和打鱼胶。鱼肉要有弹性,起鱼胶,最是考验师傅的手法经验与耐心。这一步是塑造鱼饼口感的灵魂。功夫全在手上,靠的是日积月累、用心琢磨。即便将材料、配方全部公开,绝大部分人也做不出如此效果。打鱼饼,荣哥用的是冰水。充分降低鱼肉的温度,使其迅速转化成具有弹性的鱼胶。然后用力摔打,重复再重复,要力气够大才能打出鱼肉的胶质,看着都觉得不容易。最后,将处理好的鱼胶制成饼状,放入平底锅中两面翻煎,煎至外焦里嫩,鱼香扑鼻。如此,一道均安鱼饼才算完成。
有人问荣哥,
“怎么把鱼饼打得这么靓,这么爽口?”
荣哥说自己做厨师的心得,
不是把一道菜做得多出神入化,而是真诚。
“做菜如做人,一定要真诚,莫弄虚作假。”
功夫到了,一切水到渠成。
03
一家四代
用心做好一枚鱼饼
均安鱼饼,这道传统美食,在顺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华名小吃”俘获了不少食客心。
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问题,年轻人做这行的越来越少了。
幸运的是,荣哥已经有女儿接棒。
算上女儿这一辈,家里头头尾尾四代人做鱼饼。四代人,算是一个百年了。年纪渐长的荣哥,现在除了打理店铺,将更多心思花在教女儿做鱼饼,希望女儿能继续好好将“均安鱼饼”做下去。他也感叹,顺德虽然是“世界美食之都”,但要找一个粤菜师傅,80后90后很少。很少年轻人愿意当厨师。“一个人始终不够,要多一点人才行。”和所有的老牌手艺人一样,荣哥对这个行业有种舍我其谁的担当,这份担当里,有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也有身为顺德均安人的骄傲。期待能如荣哥所愿,未来的顺德,会诞生更多年轻的大厨名厨。我们的味蕾、乡愁,有更多安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