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根土豆丝切出统一规格;刻刀在手中灵活游走,萝卜上便呈现出精美的雕花……为准备年“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级学生黄镇燊每天都要进行漫长单调的训练。带着“想把粤菜文化推出去,助力乡村振兴”的愿望,黄镇燊的逐梦之路才刚刚开始。
年,从小就对烹饪感兴趣的黄镇燊,带着行李跨越公里,从广东省云浮市的农村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求学。进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后,他通过面试进入“粤菜师傅李锦记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粤菜技艺学习。那年他只有十五岁。
刀工、火候、调味……烹饪的训练类目繁复,有时一个动作一练就是一整天。“上学如上岗,上课如上班”,三年来,黄镇燊每天都进行“两头班”学习。课程从早上九点持续到下午两点。短暂休息过后,他便又开始训练与工作。这一站,厨具碰撞的声音便持续到晚上十点。
尽管长时间工作在炽热的厨房环境中,但黄镇燊要求自己每一次下刀、调味、掌火都要保持精确。“我们是农村来的,身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就是站久一点嘛。”他笑着说。
学校为中餐烹饪专业设置了几间实操训练室。从一年级起,黄镇燊没有训练任务时,就往实操室跑。实操室有教练上课,他便去请教。有时遇到师兄师姐们正在为比赛加紧训练,他就上前要来多余的食材,给自己“开小灶”练习刀工。
回忆自己作出职业选择时,黄镇燊表示,其实父母都不太支持自己走上学厨道路。但他凭借一腔热爱,坚持来到学校学习厨艺。从小黄镇燊就喜欢对烹饪进行独立摸索,同在餐饮行业工作的母亲深知个中艰辛,时常担心他在厨房中受伤。黄镇燊能做的,就是勤加练习,用成绩向父母证明。
黄镇燊第一次参加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时,未能获得奖项。但他没有气馁,回去后继续勤学苦练,稳扎稳打练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创新粤菜烹饪大赛上,他一举夺得金奖(第一名)。年,他在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式烹调师”项目中斩获金牌,获评“广东省技术能手”。凭借此次获奖,他还获得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名额,作为广东代表参加全国比赛。
全国大赛设有11个项目,其中,“中式烹饪”比赛项目是烤羊肉,但这并不是粤菜师傅的长项。怎样才能在全国大赛中将粤菜文化传播出去?为了给羊肉串、烤羊排增添粤菜风味,黄镇燊与他的导师——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主持人马健雄经过反复琢磨,最终选择用传统的广式蜜汁酱料对羊肉进行烹制。“蜜汁羊肉叉烧”的构思在数十天反复的火候尝试、调料配比中逐渐成熟。
为了准备此次比赛,黄镇燊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魔鬼训练”。他每天进行三套训练,每套训练持续四小时。“早上八点我就到实操室,训练到晚上十点,有时加练到凌晨,甚至连续琢磨一夜,在训练场看到第二天的天慢慢亮起来。”黄镇燊说。
每一次烹饪完成后,教练都会将烹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在纸上。拿着教练给的纸条,黄镇燊就自己一个人总结经验。在这样的训练节奏中,黄镇燊进步很快。然而,比赛前他却突然接到通知:因疫情防控规定,广东队无法出省参加此次全国大赛。得知消息后,黄镇燊沉默了很久。
“广东队能够出省参加比赛了!”一则新的通知在比赛开始前三天送达。几乎是收到消息的瞬间,黄镇燊就兴奋地开始收拾行李,连夜准备比赛用具。时间紧迫,第二天早上八点登上飞机前,他也没来得及准备好比赛所需的全套厨具与材料。飞机降落时,已是第三天凌晨。当日上午八点,黄镇燊就要与来自不同省份的对手同台竞技。
“刚到现场的时候来不及适应,连场地的烤炉都不会用。”当其他选手已经提前熟悉环境时,黄镇燊只能通过长期训练的经验与记忆,尽量沉着地理清烹饪思路。导师马健雄评价他说:“比赛的过程中,是他这几天最冷静的时刻。”最终,黄镇燊以高水准完成规定的羊肉串、烤羊排和羊肉叉烧三道菜品。尽管没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但对黄镇燊而言,“能够顺利将菜品呈现出来,已经是一种成功”。
据了解,广东“粤菜师傅”项目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发挥作用,也让更多像黄镇燊这样的学子走出乡村。为提升“粤菜师傅”工程实效,马健雄还携广州粤菜工作室开展多期“送技下乡”,帮助农家厨师提升技艺。黄镇燊也曾经随马健雄下乡教学,为师傅打下手,他对自己“从农村出来,又投身到农村发展餐饮事业中去”感到非常自豪。
年5月,黄镇燊入选百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他表示:“我不仅要学习,更需要全面发展,把粤菜文化发扬光大。接下来我会选择继续升学,提升文化知识以及知识储备量,再到行业深造一段时间。”在未来,他希望能在家乡云浮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农家乐”,吸引年轻人来学习一技之长,再尽自己所能,把粤菜文化“推出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唐娅辛记者刘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