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中秋粤味浓当外国青年遇上粤菜师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黄心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9月9日,一场关于“中秋佳节”的沙龙活动在广州举行。来自芬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的外国青年,不仅零距离体验粤菜文化,还分享了各自在大湾区的故事。

外国青年和粤菜师傅分享湾区故事。黄心琳/摄

“我最喜欢的一道粤菜是紫米肠。”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Azim在年时来到广州旅游,便被这里的美食所吸引,后来留在广州学习电子商务和物流工程。由于家乡地处中亚,很少能吃到新鲜的海鲜,因此来到广州后,他就对各类海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口中的紫米肠正是一道用常见的基围虾制作的粤式点心。

尽管食材普通,但粤菜的魅力恰是于平凡处见功夫。“粤菜中有一句话叫‘易学难精’,也许制作步骤看起来并不复杂,但精妙之处在于要懂得掌握好度。”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烹饪教师黎正开,从业已经15年,他自嘲曾经也是个“炫技派”,但随着人生阅历的沉淀,慢慢领悟到做粤菜最重要的是尊重食材,“粤菜讲究嫩而不生、鲜而不俗,在技法上我相信大道至简。”

粤菜师傅向外国青年介绍粤菜文化。黄心琳/摄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菜历经千百年的锤炼演化,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粤菜很重要的特点是传承但不守旧。”作为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级名厨,中国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徐锦辉对粤菜一直有着执着的追求。近年来,他致力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制作出别出心裁又富于韵味的粤菜。

前不久,来自芬兰的Sara带着女儿探访广州市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并结识了粤菜师傅刘宇婷。“以前只是想做东西给自己吃,现在更多的是想要让学生把这些美味带给公众。”刘宇婷表示,通过“粤菜师傅”工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也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这项技能找到未来的方向。

同样身为教师,对粤菜师傅这一群体,sara也有了更多的共鸣。“作为老师,不管你是教什么,都有同样的责任把我们学到的知识、技能交给学生,去培养他们、帮助他们。”

外国青年和粤菜师傅现场合照。黄心琳/摄

自年启动“粤菜师傅”工程以来,广东用美食“烹”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通过“粤菜师傅”连接起食材、餐饮、文旅、康养等产业,更让深厚的粤菜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世界爱上广东味,也希望用美味留住从世界各地来到湾区的人才。”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到湾区、逐梦湾区,独具魅力的粤菜文化也构成了大湾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