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翁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卢捷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翁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扣锻造队伍、用活机制、提升服务、保障效能这四个要素,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争当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镇域经济发展先行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聚焦人的根本,锻造三支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几百万农村基层干部,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同农民直接打交道,是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他们是否有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关系到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否实现。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确定的各项治理任务上来。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抓实干部教育培训,持续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改革攻坚等乡镇急难工作中历练,锻炼干部推动发展、应急处置、服务群众能力。坚持知事识人,注重选拔熟悉乡土民情、有丰富农村工作经历的干部,加大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和驻村第一书记中选拔乡镇班子的力度,推动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备和素质结构,把党员带好、把发展带快、把群众带正。

锻造过硬村级干部队伍。加大力度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外出经商返乡人员等优秀青年中储备村“两委”干部人选,提级把关人选,通过学历提升、重点工作实践锻炼,提升能力。开设“擂台比武”新平台,常态化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内容上讲台、谈工作、展形象,每年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全员提升培训,推动他们在“比、学、赶、超”中相互促进、全面提升。

韶关市(翁源片区)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集聚建强党员人才队伍。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注重从青年和产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以积分制、评星定级等制度为牵引,选经典、树先进,让广大党员在乡村治理中亮身份、担责任、作表率。深入贯彻落实韶关市和翁源县人才新政,发挥“名人名室”专家工作室(站)和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持续开展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服务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韶关行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大力实施“乡村工匠”“百万农民免费培训工程”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推进资本、科技、人才“三下乡”具体措施,为乡村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聚焦治理核心,用活三项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明权确责、履职监管,推动制度优势更加充分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三级联动”领导机制。扣牢“三级书记”抓基层治理主体责任链条,县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三级联动,由县级领导包联乡镇、延伸包联村(社区)和县城、农村网格,乡镇干部包联村(社区)、延伸包联村组户和农村网格,结合“民情夜访”,走村入户、解决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环节中,村民代表纷纷举手表决。

全覆盖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健全完善规范有序、治理有效的议事决策机制,丰富补充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规范工作流程图,加强培训,紧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四个环节列出详细任务清单,以镇党委把关、村级实施、党员群众参与决策方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打造翁源阳光村务模范县。

深化落实“组账村管”机制。健全公开民主、有章可循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强化村党组织对村小组“三资”的监督把关,开展村小组账委托会计中介机构代理服务,实行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财务公开、统一档案管理。同时提级监管,由翁源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纪委监委和县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日常监督、巡察村组、联合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制止、纠正村组违反法规、政策和财经法律的行为。做好“组账村管”下半篇文章,在“管好”村组资金基础上,指导“用好”村组集体资金,特别是用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七种用途,为乡村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

聚焦服务宗旨,实施三项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为此,要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打造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园地。

韶关市翁源县城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实施服务群众阵地提升工程。提档升级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根据人口分布实际建设村小组党群服务室,做到“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探索将更多的县、镇“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事项延伸到村组,为群众提供公安、司法、人社、民政、金融等领域惠民服务;打造更多暖心驿站,构建以县镇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支撑,村民小组党群服务室为补充的“+N”放射性党群服务矩阵,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群众办理政务服务、议事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让服务更有温度、更聚人心。

实施农村党建网格提升工程。加强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建设,完善“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农村三级党建网格,常态化把为民实事办到点上,构建起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在全县试点推广“N必报”“N协助”工作法,通过镇党委宣传发动、村支部酝酿、村小组长商议、道德评议会成员考察、党员大会评议等确定党员先锋岗成员,并发放聘任证书,开展履职培训,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疫情防控、耕地保护、矛盾化解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民办实事,城西社区开展“家庭医生进社区”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实施城市网格治理提升工程。健全完善社区大党委制度,丰富完善共建清单,加快完成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建成更多党群“暖心驿站”,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优化网格设置,通过“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平台,开展更多的“服务进小区”“服务进家门”“联建共建”等活动,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协管员、两新组织党员、党员楼栋长等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

聚焦效能关键,发挥“三治”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法治是重要标志,智治是重要支撑,德治是重要手段,将法治、智治、德治与自治紧密的结合起来,能够极大的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以法治强保障。全面推进法治翁源建设,加快完成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工作,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提升纳入培训计划,用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以法治保障增进人民福祉。强化法治乡村建设,村(社区)党组织积极组织党员、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调解委员会成员组成宣讲组,用好村村通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全民学法氛围。推动各村(社区)党组织与辖区派出所密切联系,建立矛盾纠纷合作联动机制,发挥好调解委员会、红袖章等群防群治力量,将调处工作前移,调处责任落实,做到矛盾纠纷早化解。

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青云村党群服务中心雪亮工程展示。

以智治固支撑。运用好“雪亮工程”,将视频监控联网布设到乡村重点位置、重要道路全覆盖,推动乡村治安防控由传统型向科技化转变。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政务服务热线为龙头,发挥好城市网格和农村三级党建网格作用,由群众网上问需、镇村领单,对于一般矛盾纠纷,当场发现,当场解决,对于较复杂的矛盾纠纷,推动各村(社区)党组织紧密联系政府综治中心、公安共同做好化解工作,以智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以德治扬正气。各村(社区)党组织加强指导,围绕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破除迷信、维护环境卫生等内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切实推进乡风文明。切实用好“家校社”“家促会”等机制,开展星级文明户、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室、乡村舞台等,以唱山歌、采茶戏等独特文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寻常百姓家,以德治教化解放思想约束。探索推广基层治理积分制工作理念,将积分项目、积分标准、积分奖励等融入城乡社区治理各项工作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通过比积分、兑积分等措施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倡导树文明新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