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具扬州餐饮之美绿杨夜话

■潘宝明

扬州餐饮之美从来离不开扬州餐饮人的不断创新。在追求特色、绿色、文化的同时,扬州还把“标准化”作为新的研究方向,运用烹饪物理学、烹饪化学、烹饪营养学、烹饪美学等知识,对质量要求进行量化,初步实现了大规模宴席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餐饮是速朽的艺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简洁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使食品色香味形俱佳,使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得到全方位的立体享受,这些都考验着技师们的技能。他们对鲍鱼、海参、鱼肚、鱼皮、鱼骨、蹄筋、鱼翅、燕窝等高级原料的品质鉴别和涨发工艺要有研究;他们要掌握不同的食雕刀法,进行不同题材作品的食品雕刻;要合理选用餐盘及装饰原料对餐盘进行艺术装饰;要根据企业定位、经营特点和企业综合资源设计菜单;要根据顾客的特点,对冷、热菜及面点等进行组合设计……扬州餐饮之美从来离不开扬州餐饮人的不断创新。

特色美:

特色是餐饮企业生存的根本,各地都在形成既具鲜明地方文化特征又有现代都市气息的特色品牌;企业也在错位经营,形成一店一面、一店一味的品牌特色;低档(价位)化、品牌化、专一化也成为许多酒店特色经营的做法。“物以稀为贵”是特色,别具一格也是特色;进餐环境艺术化是特色,经营灵活、物美价廉也是特色;随意小酌是特色,场面宏大也是特色;菜品的精美华丽是特色,简谱粗放也是特色,“三更棕叶一罐汤”是特色,中午“老鸭汤”、晚上“砂锅鱼头煲”也是特色。总之,“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就是特色。现代餐饮是吃文化、吃感觉,无特色将无立足之地。

创新美:

餐饮企业由于经营的社会化,其风味特色趋向于时尚化、潮流化。综观近年来的餐饮市场,“流行”就是时尚,改革开放之初的粤菜风(生猛海鲜、清淡爽脆);火辣辣的重庆火锅;点菜方便、环境宽松的自助餐、大排档;家常菜、毛家菜、臭腌菜、迷宗菜、江湖菜、杭帮菜、本帮菜等等,轮番在扬州登台亮相,在经营业态、环境、风味上大玩了一把,鹿死谁手,各有看法。

但竞争的焦点都是餐饮风味时尚化。远望上海就是在继承发扬“八大菜系和十六帮别”的基础上,按照“继承发扬、引进改良、中外结合、开拓创新”的方针,积极研究、开发新派菜,形成品牌特色。上海本帮菜源于江苏、浙江等地方风味菜,素以“浓油、赤酱”著称。近年来,各帮别的菜肴在上海轮番登场,“生猛海鲜”、“煲仔靓汤”、“海鲜超市”、“四川火锅”、“杭帮菜肴”都风靡一时;日本寿司、法国大菜、韩国烧烤、意大利面条、美国快餐等也成为餐饮时尚。上海餐饮业针对消费者追求新、奇、特,注重营养、可口的消费需求,通过不断改良传统食品、开拓美食资源、开发新的调味料、研究新的烹饪方法,把“海派菜”作为一个菜系来发展,又形成了清淡、清爽、清新、百滋百味、别具一格的特色。上海餐饮的例子值得借鉴。

绿色美:

绿色餐饮、绿色消费、绿色营销已经成为餐饮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同时也是餐饮业整顿市场秩序的重要抓手。注重“绿色”一要抓“源头”,即从原料的种植、养殖、捕捞,到加工、储存、运输、烹饪,最后到菜肴端上餐桌,都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形成一条“绿色链”;一要抓“出口”,即对烹饪加工过程中和就餐后所剩废弃物的处理,都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形成一张“绿色网”。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餐饮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扬州菜选料严格,充分利用地产食材,易得、新鲜、食客易接受。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是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沃野千里,气候温和,水系发达,勤劳的扬州人民世代奋斗,使扬州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油基地,果牧副渔的广阔天地,鱼肉禽蛋的出产之地,为食品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材源泉。扬州人不大“食野”,不猎奇,崇尚健康。间或也用山珍海味,而鲍、燕、参、刺、肚多以干货重发,这样原料平和,少带病菌,在SARS病毒、新冠肺炎蔓延时,显示出健康、安全的巨大优势,使淮扬菜系自立于饮食之林而生命力愈加旺盛。引起了美食家、营养学家、防疫学家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