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我国的八大菜系的发展历史和主要代表菜。
宋代
特点:北甜南咸
《梦溪笔谈》中记录到:"大底南人嗜咸,北人嗜甘。鱼蟹加糖蜜,盖便于北俗也。"
在当时,中国的口味主要有两种,北方人喜欢吃甜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
在当时,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
到了南宋的时候,北方人大量移民南方,因此,甜的口味逐渐传入南方。
明代
特点:京苏广三式,京式偏咸,苏式、广式偏甜。
南宋时候,北方人大量南迁。逐渐地,北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南方。
在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派系。
到了明代末期,中国饮食分为京式、苏式和广式。
清代
特点:鲁、川、粤、苏四大菜系
鲁菜:口味以咸鲜为主,如同讲究礼义廉耻的士人
代表菜:糖醋鲤鱼、九转大肠、葱烧海参
川菜:口味麻辣为主、如同才艺满身的江湖术士;
代表菜:回锅肉、麻婆豆腐、辣子鸡
粤菜:口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宛若风流儒雅的公子;
代表菜:白切鸡;白灼虾;红烧乳等
苏菜:口味清淡为主,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代表菜:松鼠桂鱼、碧螺虾仁、叫花鸡
民国
特点: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民国开始,中国各地的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后来,闽、浙、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就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
闽菜:口味以清鲜,淡爽,偏于甜酸。
代表菜:佛跳墙、福州鱼丸、鼎边糊、
浙菜:口味清淡为主。菜式小巧玲珑,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
代表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
湘菜:口味香辣为主,香鲜、软嫩,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
代表菜:剁椒鱼头、辣椒炒肉、麻辣豆花鱼
徽菜: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特点是芡大油重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代表菜:徽州臭桂鱼、徽州一品锅、李鸿章大杂烩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暑假期间在外出旅游的同时,也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菜品哦。
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各个菜系的特色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