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美食大国,从来就缺吃货,古有吃出一众菜名的苏东坡,有写出一本日常饮食菜谱大全《随园食单》的袁枚,有带火了高邮咸蛋的汪曾祺,还有——国画大家张大千。
近现代绘画史上,吴昌硕爱吃酒席,溥心畬吃蟹成瘾,齐白石对“虾皮白菜”念念不忘,张大千不仅好吃,还会做,他曾颇有自信地说:“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
我们可以在张大千的画作上直白地看到他对食物的执着,蘑菇、胡萝卜、青笋、白菜、柿子……各种食材皆是他的画中物。
张大千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吃遍了全国美味佳肴,如果说绘画是爱好、事业,那么美食便是他人生的享受,他对自己学生常讲的一句名言是:“一个不懂得品尝美食的人怎么可能懂艺术”。
张大千能吃、懂吃,据张大千的秘书说,他早餐常吃的餐点有油条烧饼、蒸饺、小笼包子、雪菜火腿面、葱油饼、红豆松糕、皮蛋稀饭等几十种。
在吃萝卜丝饼、虾饺、烧麦这类点心时,则一定要佐以好茶,茶里他最爱铁观音,其次乌龙茶。而且张大千每天餐桌上必有一碗肉,红烧肉、冰糖肘子、东坡肉、金华火腿等都是他的最爱。
年,张大千到敦煌描绘壁画,一待就是两年7个月。敦煌贫瘠荒凉,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张大千也有办法吃好喝好。他根据当地食材,自己制作了一个食单,经典的菜有:白煮大块羊肉、蜜汁火腿、榆钱炒蛋、嫩苜蓿炒鸡片、鲜蘑菇炖羊杂、鲍鱼炖鸡、鸡丝枣泥山药子……
这其中还不乏他自己发现的食材,比如蘑菇。离开敦煌的时候,他甚至画了一张野蘑菇生长地点的秘密地图,送给了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能在这种地方找到鲜蘑菇,只能说他对吃这件事是真的极其上心了。
张大千对美食的喜爱和原生家庭也有很大关系,他母亲擅长做菜,尤其是四川菜,他原偏爱麻辣和醇香,不过后来移居海外,四处游历,品尝到更多的美食后,他不仅爱川菜,粤菜、鲁菜、苏州菜也在他的菜单中。
能吃、会吃之于,在烹饪上,张大千也颇有一手。事实上,张大千的厨艺也是出了名的,张大千喜欢交友,美食也算是他独特的社交方式了,他经常在家设家宴款待亲朋好友,这似乎已成为张大千平生一贯的作风。
有次好友乐恕人来拜访张大千,张大千特设家宴款待:“我太太五六年不下厨,这次特别为你亲手做一桌大风堂(张大千画室名为‘大风堂’)的家常菜。”餐后,张大千手书一件宴客菜单,作为这次家宴的纪念。
甚至张学良也经常到张大千家里拜访吃饭,每此张学良夫妇造访,张大千都是亲自动手上灶做顶级的川菜芙蓉鱼翅,这道菜经过了张大千长久的苦心摸索和创新,是他的拿手好菜。张学良品尝后,也称赞是少有的美味。
很多曾参加过张大千“大风堂酒席”的人对此都印象深刻,因为张大千会亲自下厨,嘉宾们可以欣赏到由张大千综合中外饮食文化、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创造的“大千菜”,这样的宴席绝对绝无仅有。
徐悲鸿也曾在《张大千画集》中说他“能调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美餐待客”。这是对他厨艺的肯定。
张大千有一枚印章,上刻“大风堂山厨”,在他的眼里,一个真正的厨师和画家一样都是艺术家,他自己也把厨师的技艺当作是一门艺术,并认真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