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广府筵席荣光,消失的名菜推第二季

「本文来源: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邓伟东(署名除外)

甘草榄、陈皮丝、咸姜、鱼皮花生、山楂饼,西关儿时广式凉果零食做餐前小吃;陈皮鸭掌、虾子柚皮、金陵鸭芋角、西施蟹肉盒、锦卤云吞做前菜;还有古法脆皮糯米鸡、烧金钱鸡、鹧鸪粥、绿柳垂丝、戈渣等昔日名菜。

“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上新

五福临门(受访者供图)

12月24日,中国大酒店与广州博物馆三度携手研发的“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上新。“西关凉果”“和顺锦合”“彩衣红袍”“玉液一品”“五福临门”“丰衣足食”“甜蜜绵绵”等7个系列,还原了一桌百年前的广府宴席。

打捞消失的传统技艺

“消失的名菜第二季——粤宴中国”是“消失的名菜”跨界合作项目的延续,中国大酒店餐饮团队携手广州博物馆从陆羽居、新华酒家、华南酒家等百年前本地名酒家的旧菜单、老菜谱中精心挑选菜品,进行深入探索和研发。

与此同时还集结黎永泰、梁灿然、林壤明和徐丽卿女士等四位粤菜泰斗等餐饮界的权威力量,通过广泛搜罗历史文献、挖掘菜品背后典故、多次走访名家、反复试验研发品鉴等,力求高度还原,再次打造出一席精彩的广府名菜筵席,让失传的粤菜实现从文物记载到回归餐桌,再现昔日广府名席的荣光。

绿柳垂丝伴戈渣(受访者供图)

中国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徐锦辉表示,本季“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区别于第一季重点讲述百年前粤菜宴席制式,保留了粤菜宴席中清汤与汤羹搭配的菜单设计理念,更侧重于展现民国粤菜已失传或鲜为人知的烹饪工艺和技法,以精益求精和尊重传统的态度复刻经典粤菜,在力求高度还原传统粤味的前提下,更增添鹧鸪粥、核桃仙翁奶露等一系列养生膳食菜式。

更重要的是,该厨师团队在寻回失传技艺的同时又应时而变,以适应市场需求将技艺加以改进,并注入强劲的延续生命力,让民国粤菜的辉煌往迹逐渐清晰。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左)、中国大酒店中餐行政总厨徐锦辉

活化百年岭南饮食文化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表示,“消失的……”系列文化品牌,是广州博物馆与中国大酒店充分利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资源和研究力量,实现餐饮界技术力量和社会资源的优势互补,打造原址呈现沉浸式体验的文创开发新模式。

将传统的粤味赋予新面目,让传统广府文化焕发新活力,是广州在传承城市文化、推动文旅融合、践行“老城市新活力”的新尝试。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可以真切感受广州餐饮历史文化的的兴盛与变迁。

“我们力求通过口述、采访、纪录片等现代手段留住历史记忆;通过“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的再现和重塑,重温上世纪广州市民生活和饮食文化的繁华旧梦;通过故乡之味留住乡愁和回忆,让岭南传统饮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朱晓秋坦言。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市民还可感受广州餐饮历史文化的的兴盛与变迁(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中国大酒店在年度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上,与北京环球度假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来自全国数十个项目同台竞技,最终荣获全国十大“文旅融合创新项目。此外“消失的名菜”在今年年初也获得岭南商旅集团营销创新奖一等奖。广州博物馆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也因该项目被评为“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预定即可体验

据介绍,即日起,“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完整宴席在中国大酒店四季厅正式推出,市民提前3天预定即可体验,售价元,如果使用该酒店此前推出各种优惠,8.5折就能享用,而部分名菜也可散点。

“消失的名菜”第二季餐单(受访者供图)

20道美食精彩纷呈(受访者供图)

据悉,年10月推出的“消失的名菜”第一季“粤席雅宴”整套筵席,中国大酒店表示,销售情况理想。此外,由于该宴席用能充分展示百年粤菜筵席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第届广州交易会重要来宾的接待宴席。

(更多新闻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