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永远不缺好吃的餐厅。
无论是商场里一到饭点就排队的大牌连锁,还是安身在文艺街区里的新派餐厅,都不缺令人心动的美食。但能称得上是长沙打工人真爱的美食店,还得去老社区里找。别不信,那些街头巷尾里、菜市场里、学校门口都卧虎藏龙,每一家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店都有可能骨骼惊奇。
最近连轴探店,光是长塘里梓园社区那一块就已经被我们“三顾茅庐”了。
专注做老长沙烧麦的阳姨烧麦店、主打泉州菜的闽南小菜馆,还有开在小学门口让人无比怀旧的炸炸炸...它们专打手艺这张王牌,久而久之,它们便成了充满邻里人情味的城市庇护所,也是老饕们和时间默契锤炼的食之精品。
还有这一家据说是粤菜大厨开的湘派海鲜店,只做晚餐和夜宵。无环境、无服务、不接受催菜,4张桌子的小店一到饭点就人头攒动,社区的熟面孔新面孔都蜂拥而至。
简而言之,这是一家看着就好吃的店,真实的口味如何?往下看。
湘派海鲜小馆
深夜食堂
宝藏小店
01
seafood
不足20㎡的小店,工作日都爆满
找这家店其实并不费什么力气,地图上的定位很准确,驱车前往可以直达店门口。四张桌子就已经占据了店内大部分面积,连厨房都要下负一楼。
虽然是五点半开始营业,但老板特意强调我们可以早一些来店里,避免正式营业后人太多需要等位。去了之后发现果然如此,即使当天下着大雪,还是工作日,店里的位置不到六点就已经陆续坐满,还有一些熟客选择店内打包带走。
严格来说,所谓的“无环境、无服务”确实是名副其实。店子是夫妻档,老板一人掌勺,老板娘除了上菜点餐时能看到她,其他时间都在厨房帮忙。
客人需要什么,多半是自己去杂物桌上找。客人多的时候,老板明显忙不过来,如果你是非常在意环境和服务的人,来这里用餐的体验感不见得友好。
02
seafood
改良湘派海鲜店,适配湖南胃吗
菜单上的海鲜菜品倒还齐全,但由于季节和市场的关系,总是会碰上几道菜品当日不售。运气好的话也会碰上几道新鲜菜。辣炒、香辣、姜葱口味可以搭配大部分海鲜灵活自选。
香辣石头蟹¥
当季的时令海产,咸度和辣度把握的刚刚好,辣味不冲但回味无穷。蟹肉细嫩,随口一嘬都是咸辣浓郁的酱汁,味道确实够湘派。
内里的蟹肉浸满了辅料汤汁,鲜香入魂。蟹钳提前被敲碎,一口咬下去的满嘴肉感,超满足。最后再来个蟹壳,沟沟坎坎里锁住的鲜味征服了我们一众湖南胃。
辣炒罗氏虾¥
新鲜大块的罗氏虾,个头非常扎实,每颗虾背都开了口。端上桌的时候有闻到一股明显的胡椒油味,但吃的时候其实没啥存在感。
虾壳上肉眼可见的辣子喷香,还有湘菜里不可或缺的紫苏,香气味道是有层次的。
掰开虾头,迸裂出来的虾膏看得人直呼过瘾。密集的鲜香和劲辣一多半只存在虾壳上,保留了罗氏虾肉原有的紧实口感和鲜甜感。对于我们一桌湖南胃来说,虽然没有辣得酣畅淋漓,但极鲜的食材吃得也还算过瘾。
姜葱蛏子王¥78
去了壳的蛏子个顶个的饱满肥美,简单的葱姜蒜在油锅高温爆炒下碰撞出最饱满的香气,蛏子肉裹着汤汁,夹起来的时候生怕漏掉一滴。
蛏子肉口感是有嚼劲的,没有一丝泥腥味,整体也还算清淡。蒜蓉的味道不是一股脑儿的砸向口腔,而是绵软地、悠长地从喉咙处蔓延到鼻尖,是这道菜点睛的存在。
酸辣墨鱼仔¥88
还有一道湘菜馆里常见的酸辣墨鱼仔,调味用的是红线椒、大葱、紫苏、酸榨菜等,酸辣味倒不是很馥郁,反而会更加偏清香一点。
但是在其他浓墨重彩的硬菜面前,这道墨鱼仔整体味道并不是很突出,一锅的份量也略少,吃到最后我们一致觉得没有记忆点。
鲜虾仁炒饭(大份)¥38
主食党可以来一份鲜香的鲜虾仁炒饭,虾仁很多,随手舀一勺炒饭都能吃到Q弹的虾肉。但虾壳没有完全剔除干净,导致每吃几口饭就能额外补到多余的“蛋白质”,口感难免会影响到。
4份硬菜+1份主食
我们统共消费了出头
不算便宜,但体验感良好
其实当天还有我最感兴趣的青口没有食材
生腌、避风塘等潮汕做法也来不及品尝
下次一定要尝尝
〓〓
「吃不完的长沙」报告
整体上是一顿让人愉悦的扎实晚餐。作为一家海鲜店,每日进口的新鲜食材已经是赢在了起跑线。加上大厨将一手波澜壮阔的湘派口味舞到了精髓,很难不让本地人称赞。
题外话,抛开实力过硬的菜品,我最喜欢的是这种“苍蝇馆子”、“夫妻作坊”里徐徐蔓延的生活感。“没有服务”对我来说也平添了几分自在,没有架子,有的只有普通人之间最质朴的平等与共融。你可以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这里絮絮叨叨,但下一秒就能被一桌对味的食物拉回生气,这就是生活。
不足20㎡、4张桌子、要等位...种种标签无一不在说明,这家店真的不适合扎堆前去。所以老规矩,能接受以上种种的小伙伴可通过后台私信得到店名和地址。Ps:建议尽量工作日前往。
今日话题
文末留言,来聊一下
你知道长沙还有哪些宝藏店呢?
留言推荐给我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