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广东之广州美食,特色广州味,来广

一、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西关名点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叉烧包是因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故使用此名。叉烧包的面皮是用北方常用的发酵面团经过改进而成的。包制时要捏制成雀笼形,因为发酵适当,蒸熟后包子顶部自然开裂,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

二、广州早茶

广州早茶想必很多人早有耳闻,给人感觉很精致,量少种类多,点心类的有叉烧包、虾饺、肠粉、糯米鸡、烧麦、萝卜糕、流沙包、榴莲酥、春卷等,讲究精、美、新、巧。茶水有铁观音、乌龙、普洱、香片等,成功的叫醒了广州人的胃。每天来吃早茶的人特别多,很多茶楼都是爆满,吃早茶对于广州人来说,它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可以边吃边聊天,很多人从早上七点吃到中午十一点,怎么吃都不腻。

三、广式云吞面

广式云吞面是广州的一道特色小吃,也被评为“中国十大名面”之一,该云吞面分为3部分,分别是面、云吞和汤,面讲究劲道有韧性,爽滑弹牙,云吞讲究皮要薄,肉馅三分肥七分瘦,这样做出来的云吞肉汁丰富,入口即化。其次汤头是灵魂,汤头用的是先烤再煮的大地鱼,加上虾子、猪龙骨等食材熬制出来的汤,看着清透,鲜味全部浓缩在汤中。

四、炒河粉

炒河粉是广州的一道风味名吃,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主要是用河粉、鸡蛋、瘦肉、各种青菜等食材炒制而成。尤其是广州的干炒牛河,是很多人的最爱。河粉经过炒制之后,看着油光亮泽,吃到嘴里香嫩爽滑,蔬菜爽脆,牛肉滑嫩焦香。

五、萝卜牛杂

萝卜牛杂是广泛流行于广州西关的一道著名小吃,流传至今至少有两百多年历史了,它主要是用白萝卜和牛杂炖煮而成,萝卜喝饱了汤汁,吃着鲜香可口,甜甜糯糯的,入口即化,牛杂软烂有嚼劲,脆爽嫩滑,醇香够味,吃一次就上瘾。

六、煲仔饭

煲仔饭是广州的一道特色名菜,其实就是用砂锅煲出来的饭,有超级香的腊味煲仔饭、香滑牛肉煲仔菜,白切鸡煲仔饭、豆豉排骨煲仔饭、香菇滑鸡煲仔饭、烧鸭煲仔饭等口味。冬天吃它最舒服,热气腾腾的,里边既有饭,又有菜,还有肉,就连锅底的锅巴都是脆香脆香的,米粉中融入了腊肉的香味和酱香味,每一口都是软糯香甜,还带有点焦香味,忍不住犯馋。

七、广式烧腊

广式烧腊是广东的一道名菜,主要包括烧味类、卤味类、腊味类,烧味类里边有烧鹅、烧乳猪、烧排骨、烧鸡翅、烧鸭等20多个种类。

卤味的包含卤水鹅、白切鸡、卤水鸭等30多个种类,腊味的包括腊肉、腊肠、腊鸭等50多个品种。广式烧腊的口感主要体现在鲜、嫩、香、松、脆、汁鲜甜。

八、广州肠粉

广州肠粉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同时也是很多市民早餐的必选之品。布拉肠粉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肠粉。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大部份已转为铺位经营,一般会将肠粉切断,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注意,猪肠粉与肠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九、及第粥

及第粥,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名吃之一,属于粤式粥点。相传发明于明代。用猪瘦肉丸、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味鲜香厚。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点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和猪粉肠,滚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十分鲜味可口。

十、虾饺

虾饺是广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小吃,属粤菜系,虾饺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伍村五凤乡盛产鱼虾,茶居师傅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当时虾饺的外皮选用粘(大)米粉,皮质较厚,但由于鲜虾味美,很快流传开来。城内的茶居将虾饺引进,经过改良,以一层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

十一、鸡仔饼

鸡仔饼是广东广州地区特色传统饼类名小吃,属粤菜菜系,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口味甘香酥脆,主要用料为面粉、花生、芝麻、核桃等,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广州,至今有年的历史,以甘香松化,甜中带咸,异香惹味著称,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