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地道的本地菜肴,你吃过吗

大盆菜是汉族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起源于南宋末年,相传宋帝为躲元军追杀,逃难至香港一带,由于食物匮乏,当地居民仓卒之间就地取来一些大木盆盛载菜肴以招待皇师,俗称「黄帝菜」,即今天的「盆菜」。

盆菜不但是饮食与历史结合的菜式,更是创意层出不穷、独一无二、一盆多味的特色菜肴。盆菜宴席既经济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简单又快捷,是现在香港新界、深圳沙尾等地原居民岁时祭祀、大时大节、乃至婚嫁庆典等礼仪时招待客人的传统特色菜肴。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深圳福田沙尾莫公祠门外的广场上都会举行大盆菜宴。制作大盆菜宴的原料有萝卜、芽菇、腐竹、芹菜、猪肉、门膳干、鱿鱼、鸭肉等十五种,制作方法是先将十五种主料分别制作成十五道不同风格、不同味道的主菜,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将十五道菜依次一层层装在个大木盆里,每桌就一盆菜,称做大盆菜宴。

大盆菜宴作为莫氏“点灯”的酬丁礼,自然是在点灯仪式之后举行的。沙尾莫氏点灯是沙尾村独特的文化习俗,当地人称“点灯”,也称“贺丁”,是为庆贺家族新添男丁所举行的认祖归宗的仪式。因其信仰习俗保存的完整性,“沙尾莫氏点灯”更是深圳福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尾莫公祠

沙尾莫氏点灯仪式讲究,充满神秘色彩,且步骤明晰,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整个仪式从开始到结束差不多要十来天的时间。大致要经过开灯礼、抢炮头、酬丁礼、圆灯和祭龙舟等五个程序方可礼成。莫氏宗族当年出生的男丁,一般在第二年元宵举行点灯仪式,接受仪式的男孩儿被称做“灯头”。灯头的家人在自家房屋的正梁上挂一盏灯,直挂到正月十九,每天早晚去祠堂和灯棚上香叩拜,为灯盏加油,使其一直燃亮,故称之为“点灯”。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关乎百姓信仰的习俗都已经消失了,沙尾莫氏点灯得以完整保存实属不易。人们往往喜欢将很多传统节日与相应的节日食物关联记忆,比如春节的年糕、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食物作为节日的特色代表,不仅包含特定的节日文化,更是跳动在人们舌尖味蕾上的乡俗情愫,大盆菜也早与沙尾莫氏点灯的习俗一起,牢牢地扎根在遵循此传统人们的记忆深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