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么多粤菜馆,为什么很难找到这种广东

        

“没有糖沙翁的广式茶点菜单是不完整的。”杏花楼福州路总店大厨邱房淦操着一口“粤普”说。对很多上海消费者而言,新近出现在杏花楼菜单上的“糖沙翁”是个新鲜字眼,可对于在上海的广东人而言,这是最地道的广式点心之一。

但即便在广东,提供手工糖沙翁的餐厅也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平民小吃糖沙翁售价不高,却极耗人工。邱房淦演示:用面粉、鸡蛋、油混合成面团,捏出一个个婴儿拳头大的小球,放入40℃左右的低温油中慢炸。面团在油里翻滚,大厨严格控制温度,并不时将油浇在面团上。慢慢地,面团越来越大,差不多有成人的拳头般大小,泛着淡淡的金黄。此时,将它们捞起控油,放入盛着白糖的盆里滚上一滚,均匀地沾上糖粒,方才大功告成。前后足足花了20多分钟。

一口咬上去,沙翁表皮酥脆,内里绵软,蛋香扑鼻,糖粒簌簌往下掉。别看它用料简单,却口感层次丰富,甚是美味。

“很多店嫌麻烦,不愿意做糖沙翁。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粤菜馆,供应糖沙翁的屈指可数。但我们这次在更新菜单时,特意添上了这道点心,因为传承也是老字号的职责所在。”杏花楼副总经理智静说。

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话题已经热了很长一段时间,餐饮企业如何克服疫情影响也是热门话题。以杏花楼为案例剖析,或许能找到答案。

?“笨办法”“苦功夫”脱颖而出

选择杏花楼作为样本,是因为它在各种话题面前,交出的答卷几乎都可圈可点:

在传承上,杏花楼始终坚持经典,而且基于传统产品一直是明星。比如,一款玫瑰豆沙月饼,每年都是月饼市场的佼佼者。而“嫦娥奔月”的月饼盒包装,几乎也成为上海人心中经典的中秋印象。

在创新上,它的实力也不俗。首创的蛋黄肉松青团实现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行业领先地位。

在餐饮上,杏花楼在上海恢复堂食后,迅速更新菜单,不待吆喝,客流自来:自8月起,早茶时段几乎天天客满;9月中秋小长假、10月长假的家宴一座难求。

智静觉得,能取得这些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字号倾听了消费者的声音,“消费者看中的不是‘噱头’,而是‘实在’。有的时候,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反而更能脱颖而出”。

耗时耗力的糖沙翁是“笨办法”“苦功夫”的成果之一——别人不愿意做,老字号愿意做,想念老味道或者好奇老味道的消费者就来了,带动了其他的产品销售。在杏花楼的菜单上,类似的点心还有不少,比如一道看似平常的沙琪玛,在这里却是一道正式的点心。

“因为市场上的大多数沙琪玛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我们这用最传统的手工做法,味道不一样。”另一位大厨张维邦也操着“粤普”介绍,充满自信,手工沙琪玛的原料符合当下消费者喜欢的“干净”:只有面粉、鸡蛋、泡打粉、糖、瓜子仁,没有其余添加剂。面粉、鸡蛋、泡打粉按配比揉匀后,自然醒发松弛,然后切成扁条,油炸成小脆片。然后,拌入熬制好的糖浆,再用手工按压成型,其中一面添上瓜子仁。等到充分冷却后,手工切割。如此制作的沙琪玛吃起来甜而不腻,松软不粘牙,与工业化设备生产的完全不同。要说缺点,就是手工沙琪玛太费时间,整个过程要花上大半天,而且新鲜制作的沙琪玛味道最佳,所以每天只能现制现售,供应量有限。

但张维邦还是觉得值:“很多消费者就是喜欢这一口现制现售,如果老字号不做,谁来做?如果都变成了工业化,老手艺也会失传。”在他的指点下,如今后厨的年轻人们也都掌握了沙琪玛的制作方式。只不过张维邦时不时会抽查,包括小脆片的油炸温度、脆度、糖浆的浓度、切割时的均匀度等,“这就是中餐的标准化。只要用心,可以有标准。”

?创新有品质,消费有门道

邱房淦和张维邦还观察到一点,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买单,不仅具备匠心的平价小吃能够登堂入室,普通菜肴也可以凭品质而身价倍增。比如,更新菜单后,一道标价98元的“脆皮软心茄”卖得特别好,甚至实现了两个“近%”——近%的消费者会把吃不完的茄子打包,近%点购这道菜的消费者在第二次还会点。

“消费者看菜单时也会觉得奇怪,一道茄子为什么卖那么贵。但我们介绍后,很多人会尝试,然后就觉得值。”店长林春燕揭秘,这道菜从主料到配料都不一般。其中,主料用的是云南高原的软心茄,肉嫩多汁,而本地茄子比较硬、干。吃起来表皮酥脆的茄子,并非油炸而成,而是烘烤的结果,即便上桌时间长了,也不会塌陷,口感均匀。至于茄子的蘸料,由大厨反复调配,“秘而不宣”,“就算消费者买了茄子、用了烤箱、知道了温度,也做不出这里的味道。最终,心甘情愿来店里消费。”

在杏花楼,几乎每道菜都有讲究,即便传统的粤式点心虾饺、红米肠等,不论是表皮着色方式,还是内馅构成,都自有特色。这些也是林春燕与其他服务员每每能自信向消费者介绍的内容:“餐饮业如何吸引消费者?说到底,还是要‘好吃’。对于传统的味道,不能因为嫌麻烦就打着推新品的名义放弃;对于新品,只有说得出门道,才有机会赢得消费者。”

智静觉得,“老店新开”已经成为上海一众老字号的常态。不过,所谓的“新”不仅体现在门店装潢、硬件更新上,更要体现在餐品和服务的迭代升级,“以前,我们主打具有海派风味的粤菜,可以说是1.0版;去年,我们恢复了广式早茶,那是老店焕新后的2.0版;今年,我们又引入了地道的广式美味,还对一年来卖得好的产品进行了升级,成为3.0版。明年,还可能有新变化,升级为4.0版。因为从消费者的反馈看,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传承好的传统,坚持美食里的匠心。在传承中创新,形成亮点,提高品牌竞争力。”

    

栏目主编:毛锦伟

        

本文作者:任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