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商都广州,是全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口。从公元三世纪起广州即为海上丝绸之路主港,唐宋时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港口,明清时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自古以来开放交流的大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让广州在文化、艺术、饮食、风俗等各个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个性。
在饮食文化上,素有“食在广州”的美誉。粤菜用料广博,技艺精良,口味上追求原材料的清鲜本味,既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又符合饮食营养的要求。特色美食数不胜数,比如烧鹅、白切鸡、蜜汁叉烧、干炒牛河、钵仔糕、鸡仔饼等。除了大型菜式,琳琅满目的各式小吃统统可以融合到广州早茶之中。广州的早茶堪称全民参与的大型行为艺术,蔚为壮观,令初见者瞠目结舌,禁不住感叹:食在广州确实名不虚传。
对于很多没有吃过鹅的人来说,有关鹅的印象恐怕只有那首《咏鹅》中“曲项向天歌”的诗句了。但在广州,没有一只鹅能活着离开,最终的归宿,除了少部分卤鹅和白切鹅,基本都成了烧鹅。
烧鹅是粤菜中的一道特色美食,以整只鹅烤制而成。烧鹅色泽金红,具有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腻的特点,滋味醇厚。烧鹅制作时以整鹅去内脏、头和翅膀,经复杂的工艺处理腌制,最后挂在烤炉里或明火上转动烤成。成菜斩成小块,其皮肉筋骨连而不脱,入口即离。
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在粤菜系里有很高的地位,鸡鸭鹅三者中又以鸡为最,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鹅的地位居中,但其特殊之处在于价格昂贵,导致出现的频次不高。用粤菜大厨半开玩笑的话来说,在菜市场里就能很轻易地了解它们的地位高低:鹅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属于自己的框子里。鸭子却只能趴地上,臭烘烘的,跟鹅没法比。
没人能说得清广东人为什么喜欢吃烧鹅,也许跟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都有一点关系。珠三角水网密布,是个养鹅的好地方,但因广州的气候条件,以前也并非人人喜食烧鹅。甚至整个广东地区的人都因为怕热气,不爱吃烧烤。但烧鹅本就源自于烤鸭,从本质上说,烧鹅也是一种烧烤,只不过烧鹅的工艺更复杂一些。主要还是经过广东人不断的改良升级,使其更适合当地人食用。改革开放带来了香港饮食的风潮,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寻个新鲜尝尝这从未吃过的烧鹅到底是啥味。烧鹅就这样从一个地域性的小众特色美食,变成了声名远播人人皆知的名菜。
粤菜注重食材,烧鹅好吃,首先肯定得鹅好吃。鹅比鸡鸭都要壮实,但鹅的饮食却比较单调,基本只吃草,这就导致了鹅肉本身没有太多风味。所以想要做好烧鹅,就得弥补食材本身的缺陷。正宗的广州烧鹅,采用乌鬃鹅,这是鹅中佳品,其生长期短,体型适中骨架小,肌肉结实却不厚,容易入味。乌鬃鹅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皮下脂肪饱满,烧过之后,油脂喷香,肥腴鲜美。公鹅和母鹅在肉质上也有差别,母鹅既有鹅肉那特有的紧实又有滑嫩的口感,公鹅则稍微偏柴一点。
除了原材料,再就是烧鹅的腌料和烤制了。烧鹅的复杂首先从脱毛开始,特别是鹅皮可不能有损一丝一毫。脱好毛的鹅再经过吹气、涂五香料、缝肚、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风而后腌制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之后,才入烤炉。历经这一系列繁复的工艺,烧鹅褪去了烧烤那份原始的野性,成就了自己独特的精致和层次感。
烧鹅出炉,让人食指大动。特别是切开鹅腿那一瞬间,汁水从脆皮中喷涌而出,丰盈却不油腻,真不愧是大长腿啊。但如果只吃鹅腿,还并不能完全感受到烧鹅的美妙,因为鹅腿上的肉接触腌料较少,更接近鹅肉原本的味道。老饕们都知道,烧鹅更有层次的味道其实在鹅腹,腌料浸润在这个部位,所以这里既有鹅经过烘烤的底味,又有腌料吊出来的鲜甜味,另外还有外皮鹅油的香酥味。斩件上碟,佐以酸梅酱蘸食,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