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食到美文
为什么是“美文美食”,而不是“美食美文”?明明是参加“国家级非遗潮州菜”文化传承与创新论坛,应该将袁枚《随园食单》“美食”放在前面才对呀。殊不知,这正是读书人的明智之处,从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这个场合,根本轮不到我来谈论潮菜的源流、特色以及传承方式。
袁枚《随园食单》。
妻子是北京人,朋友纷纷传说她嫁给了潮州人,整天吃潮菜,很幸福。她不得不再三辩解:家中日常主厨是她,更重要的是,不是每个潮州人做的菜都叫“潮菜”。最近十几年,因时常陪我回潮州,加上冷链快递方便,不时品尝来自家乡的食物,她也逐渐吃出门道来,偶尔会在外行面前卖弄潮菜的ABCD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在北京琉璃厂买了十多种“中国烹饪古籍丛刊”,这套书校勘不理想,但选材很有特点,除了单本食谱,还有《吕氏春秋·本味篇》《太平御览·饮食部》《齐民要术(饮食部分)》《闲情偶寄(饮食部分)》《清嘉录(饮食部分)》等,闲来翻阅,大长见识。日后妻子根据《造洋饭书》等撰写了专业论文《晚清的西餐食谱及其文化意涵》(《学术研究》年第1期),我则将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的“满山香”“胡麻酒”两则选入了《中国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且在小传中称:“不仅是‘食谱’,其强调乡居中的‘粗茶淡饭’,蕴涵着某种文化精神”;“在介绍具体饮馔时,作者不限于烹调方法,而是插入诗句、清言、典故,甚至自家生活见闻,如此夹叙夹议,大有情趣”(第页)。其实,这正是中国饮食文章/书籍的共同特色——谈美食而不限于食物,往往旁枝逸出,兼及社会与人生,因此,将其作为文化或文学读物欣赏,也没大错。可惜,这个兼及美食与美文的阅读/写作计划,只是昙花一现,没能长期坚持。
台湾的美食文章
年秋冬,我在台湾大学教书时,台大历史系教授、著名美食家逯耀东先生已经退休,但校园里还流传他开设“中国饮食史”“饮食与文化”“饮食与文学”等专题课的故事。据说因选课学生太多,普通教室容不下,改在文学院大讲堂上课。后来读他的随笔集《肚大能容》(三联书店,)、《寒夜客来》(三联书店,),看他将文史典故、怀人忆旧、饮食生活、社会变迁,全都融为一体,很是佩服。尤其称《西游记》写了很多神仙的食物,实则“表现了明代晚年扬州江淮一带的饮食习惯”(《肚大能容》第页),出乎我意料之外。以下这则资料,我也没注意到:
袁枚视其《食单》与诗作等同,其《杂书十一绝句》咏《食单》云:“吟咏闲余著《食单》,精致乃当咏诗看,出门事事都如意,只有盘餐合口难。”不难体会袁枚《食单》所蕴的诗意了。(《肚大能容》第页)
逯耀东《寒夜客来》。
《寒夜客来》收录的《袁枚与明清文人食谱》,对此有更深入的阐释,不过“闲余”变成了“之余”(第94页)。袁枚此诗存《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闲余”作“馀闲”,“精致”为“精微”,大致意思没错。将“四十年间,颇集众美”的《随园食单》,与苦心经营的自家诗作相提并论,此等生活趣味,在历代文人学者中不乏同调。
林文月《饮膳札记》。
年,我积极引荐诗人及美食家焦桐主编的“饮食美文精选”,并代拟书名《文学的餐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那篇题为《纸上得来味更长》(《中华读书报》年5月26日)的导言,除了特别强调“中国谈论饮食的文章及书籍的共同特色:不满足于技术介绍,而是希望兼及社会、人生、文学、审美等”;再就是坚称:“‘文学的餐桌’,很可能比真实的餐桌更迷人”。四年后,我应邀为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撰写序言,题为《教授生活,可以如此优雅》(《南方都市报》年3月27日),除了提及“‘饮食’一如‘作诗’,同样是‘绝知此事须躬行’”;更重要的是表彰作者烹制以及谈论美食的态度:“即便在偶尔露一手时,作者依旧重‘心情’而轻‘技艺’。这正是《饮膳札记》的魅力所在——有‘厨艺’,但更重要的是宴客的心情,以及师友欢聚的乐趣;故以饮食为表,人事为里,时常旁枝逸出,显得摇曳多姿。”又过了三年,我为焦桐的简体字版《台湾味道》(三联书店,)撰写前言,题为《诗人的美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年9月5日):“谈论饮食而能勾魂摄魄,需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故事、细节、心情,以及个人感悟。书中提及的很多餐馆,你大概永远不会去;提及的好些菜色,你也永远不会品尝,可你还是欣赏这些文章,除了诗人文字的魅力,更因背后蕴含的生活态度。”
为何如此青睐台湾的美食文章,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陆谈美食的文章数量很少,且受时代思潮影响,大都放不开手脚。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大陆调整政治方向,改革开放促使经济迅猛发展,食物充沛,氛围宽松,加上商业推动,“饮食文化”方才成了雅俗共赏的热门话题。我和学生合编“漫说文化续编”丛书(湖南人民出版社,即刊),其中专列一册《世间滋味》,搜集资料时,充分体会到今日中国大陆,谈论“美食”的“美文”,也已经同样“美不胜收”了。
美食、美文与地方
为了本次会议,重读我和杨早合编的《世间滋味》大样,忽然意识到自己阅读/品鉴饮食文章的偏颇。选的是文化散文,涉及各地食物(也有重叠或泛论的),大略分布如下:北京14篇,上海7篇,江苏、浙江、四川各5篇,湖南3篇,云南、新疆、东北各二,广东只有一篇,还是粤菜(而不是潮菜)。所谓饮食文章,涉及食品、技艺、餐馆、厨师、食客、民俗等,天地异常宽广。而文学家与美食家各有各的兴奋点,好读的文章不一定好吃,好吃的食品不一定入文。北京五方杂处,本无独特菜系,但文人雅士多,谈美食的文章因而独占鳌头。都说“食在广东”,可广东不是文学大省,谈论“世间滋味”的好文章不多,近些年方才有明显的起色。
汪曾祺《人间滋味》。
这就说到“美文”与“美食”的区别。看老舍和汪曾祺津津有味地谈论“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你会以为这道著名的北京小吃很美味,但品尝过且真心喜欢的,少而又少。谈论食物的好文章,或考证精微,或妙笔生花,或意蕴宏深,这就够了;至于好不好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值得注意的是,好的饮食文章,谈大菜的少,谈小吃的多,因其平民化,接近日常生活,骚人墨客更容易驰骋想象。编《世间滋味》时,我们甚至故意挑了两篇描写食物匮乏的文章(莫言、南帆),并提醒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