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地域饮食文化迥异不同,若言广东饮食文化,最大特点是清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白切鸡”。
白切鸡据传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任何调味,水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因此又称“白斩鸡”。白切鸡是粤菜系一道名菜,选料讲究,其中以湛江鸡与清远鸡为最佳。
其他省份不少人初到广东,对于以清淡为主粤菜——尤其是白切鸡“嗤之以鼻”,小编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同事四川人,蜀地饮食习惯油重麻辣,奈何工作的地方比较偏僻,中午饭能选择的菜品不多;再者,部门广东人居多,每次聚餐我们必点白切鸡,于是乎,渐渐的,这位起初“无从下筷”的同事,最终被皮爽肉滑、原汁原味、清淡鲜美的白切鸡打败,现在吃得比我们还欢。
广东有句俗话:“无鸡不成宴”,“鸡”则指白切鸡,在广东,白切鸡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广东人所有的酒席必有白切鸡,满月酒上有白切鸡、生日宴上有白切鸡、婚宴酒席上有白切鸡、老人寿宴上有白切鸡……毫不夸张,白切鸡伴随广东人一生。
除此,传统节日的拜神、祭祀,最重要的贡品也是白切鸡。都说没有什么是广东人不敢吃的,却对一道菜——白切鸡重视至如此地步,如果鸡“在天有灵”,想必也欣慰至极了吧。
小时候看春晚,对于过年为什么吃饺子疑惑不解(小编广东人,从小到大没吃过饺子),后来发现,其实我们广东也有类似的饮食文化,当出门求学工作的儿女们,节假日或闲暇之余回家,广东妈妈必定买上一只活鸡或宰杀一只饲养已久的鸡,做上一道白切鸡。
有人说:“吃饱了,就不想家了”,如果说家乡食材是游子们心中的最佳慰藉,那么白切鸡就是广东妈妈对儿女们最纯粹深沉的爱。或者出自广东妈妈手上的白切鸡摆盘不美,忘了火候导致鸡皮煮裂卖相不佳,但从未影响我们心目中最喜欢的白切鸡排名第一的位置。
中秋将至,之后国庆长假,各位广东小伙伴,是不是觉得皮爽肉滑的白切鸡在频频招手,娇滴滴的说:“回来吃我呀”?如此诱惑,真是“士可忍,我不可忍”,不多说了,小编要抢车票准备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