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番禺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本批次代表性项目名录涵盖民俗、传统技艺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三个大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4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番禺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批次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公布,有利于提升番禺区非遗传承与系统性保护水平,对建设番禺区广府乡土文化传承区,树立番禺区“大学书香、智造时尚、广州美食、广东音乐、岭南民俗”五大文化品牌具有积极意义。
汀根华光诞
该习俗是清嘉庆年间以来在汀根村及周边地区砖瓦业蓬勃发展与华光火神崇拜交互形成的诞会习俗,通过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进行的祭拜、巡游和曲艺等民间艺术表演活动,集中体现了该村梁、刘、黎、余、杜几大姓氏的社区认同。其在当代得以复兴和活跃传承,有深厚的社区民众基础,为当地民间艺术(如曲艺、醒狮)的展示、传承、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会江骑马公诞
它是大石街会江村于清道光年间以来形成的重要民间信仰和诞会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廿二、廿三、廿四三天,由会江村自发组织举办,仪式包括祭拜祈福、演戏摆筵等活动。20世纪90年代重建骑马公庙后,该习俗得以复兴和活跃传承,有深厚的社区民众基础,对推动乡村社区传统民间艺术(如粤曲、粤剧)振兴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广府宴席礼俗
该习俗是明清以来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饮食界因应不同主题的宴席,遵从礼节与习俗,形成请客、设席、摆席、席间、退席等一系列的礼俗文化,还塑造了“粤菜师爷”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角色。该项目与当地粤菜烹饪技艺及传统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民俗和历史研究价值,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粤菜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粤菜师爷冯达汉与顾客商定宴席菜式,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菜单
广式土鲶鱼烹饪技艺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有比较久远的养殖、食用土鲮鱼的历史。明末清初,番禺沙湾地区已普遍养殖和食用土鲮鱼,其烹饪技艺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民众基础。当地人通过蒸、煮、煎、炸、炒、焖、炖等多种烹饪方式,充分利用土鲮鱼的各个部位,制作出诸如鱼皮角、煎酿鲮鱼、煎鱼松(饼)、鱼茸面、爬(扒)金山、凉拌鱼皮等多种质优味美的家常菜式,广式土鲮鱼烹饪技艺是广州及珠三角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对推动番禺乃至广州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
蜜醋黑豆制作技艺
该项目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是一种以传统中医理论和“医食同源”的食疗理念为指导,用陈醋、黑豆、蜂蜜等为主要原料,通过“九炒九蒸九晒”等工艺,制作具有调节机体等功能的养生食品的传统技艺。该技艺的创制与传承对研究沙湾乃至岭南地区地方物产、食疗文化的变迁有重要参考意义,并体现传统岭南食疗特色和“良医济人”的准则。
双皮奶制作技艺
番禺、顺德一带是水牛奶传统小食的重要传承发展之地,早在清代即有水牛养殖历史和制作水牛奶小食的传统,有着深厚民众基础。双皮奶制作技艺于年由顺德大良人何十三创制,年传承发展至番禺地区。该技艺既与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同根同源,但其起源和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体现了南番顺地区民众注重养生,讲究火候,口味以鲜、香为主,清而不淡、鲜而不腻的独特饮食文化。
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广州及珠三角地区自古便有种植马蹄(荸荠)和制作小食的习惯,尤其是原大石地区(今大石街和洛浦街)是禺南地区重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素有“大石三件宝——茨菇、马蹄、灯芯草”的说法。清末民初,这一带民众就扩大马蹄种植面积,同时带动相关小食的繁荣发展,他们根据马蹄营养丰富,清热解毒,生津润肠的特性,制作出马蹄粉、马蹄糕、马蹄糊等具有食疗价值的特色小吃,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是广府地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对推动番禺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咏春拳(番禺)
咏春拳是我国南方内家拳种之一。清朝中晚期形成于广东佛山,主要分布于广州及珠三角各地。咏春拳(番禺)传承自广州岑能系咏春,同时融入了少林咏春与白昌系咏春拳法,注重出手尺寸、力角、力度和知觉,实用性强。该项目于年开始在番禺传承,在番禺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
来源:番禺区文化馆、番禺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