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周我们详细介绍了鲁菜中的名菜:油爆双脆、四喜丸子、糖醋鲤鱼、德州扒鸡、九转大肠、芙蓉鸡片、葱烧海参、一品豆腐。
从经典到家常,它们是鲁菜的代表作
知道吗?你经常吃的这些菜都是鲁菜
(点击可查看详情)
想必你也发现了,这些菜中部分已经淡出大众,部分即便成为家常,也极少有人知道它们来源于鲁菜。
而川菜则完全不一样,酸菜鱼、毛血旺、麻婆豆腐、辣子鸡等等,我们都知道,它们就是川菜。
为什么会这样?曾经德高望重、辉煌一时的鲁菜,为何今日似乎鲜为人知?在川菜大行其道、湘菜逐渐崛起的当下,鲁菜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源于何时、又因为什么?
我们来一一解开这些答案。
辉煌发展史
鲁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相对于淮扬、川、粤等影响型菜系而言),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在全国各大菜系中素有八大菜系(四大菜系)之首之说。
它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已趋于成熟,唐宋烹饪技法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明清时期大量菜品进入宫廷。一度成为整个北方菜的代表。
自从进入达官贵人们的圈子,经过近代演变,鲁菜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成为招待贵宾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菜肴。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和政府将鲁菜烹饪艺术视作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派别与特色
派别:鲁菜分为沿海的胶东菜、内陆的济南菜、堪称阳春白雪的典雅华贵的孔府菜、别具特色的博山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
特色:
1.咸鲜为主。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
2.精于制汤。以汤为百鲜之源,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3.火候精湛。突出烹调方法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为世人称道。
4.善烹海味。堪称一绝,山东的海产品,不论参、翅、燕、贝,还是鳞、蚧、虾、蟹,都可成为精鲜味美之佳肴。
5.注重礼仪。山东民风朴实、待客豪爽,在饮食上大盘大碗丰盛实惠,注重质量,受孔子礼食思想的影响,讲究排场和饮食礼仪。
鲁菜的现状
年21数据新闻实验室做了一项关于中国八大菜系的调查,最终的数据可以较好地体现当下鲁菜的真实现状。
如今的中国,川菜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菜系,这不仅体现在遥遥领先的数据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川菜馆可见一斑。粤菜、湘菜慢慢适应大众味蕾,而曾经叱咤风云的鲁菜则逐渐式微。
不仅如此,在每个菜系最受欢迎的3道菜里,鲁菜分别是:黄焖鸡米饭、水煎包、德州扒鸡。让人不禁啼笑皆非。真正正宗、传统的鲁菜去哪了?
没落原因分析
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菜已经不再辉煌,甚至渐渐被世人忘却。而在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今的“惨剧”?
外因(客观存在)
1.口味变化。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人们逐渐减少对盐的摄入,习惯和喜欢上淡的口味。但是鲁菜的一大特色是咸,与大众的需求不一致。
2.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快导致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偏重味蕾的第一刺激,这对川菜的兴起也起到了很大的助推力。另外,鲁菜的烹饪工序复杂、耗时耗力,与人们追求快节奏背道而驰。
3.调味料的兴起。过去调味料少,菜的风味主要依靠烹饪技法,正是鲁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随着调味料的丰富,其他菜系的不足得到弥补,鲁菜的优势开始丧失。
内因(主观可改)
1.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鲁菜自身的复杂性。
鲁菜的食材多选用新鲜质优的海鲜或野生当季禽蔬,处理起来也很费事,比如炒双脆,为了增加口感多一点点的脆度,处理鸡胗时要多花一个多小时来去膜。
点击2.复杂性导致了出师慢、厨师少。
举个简单的数据,川菜师傅培训可能只需3个月,而鲁菜师傅没有3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出师的。没有厨师,菜的传播就成了问题。
3.复杂性和近代的发展导致了鲁菜不亲民。
从走进达官贵人的饮食起,鲁菜走上一条高端路线,定价较高。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说法还是:川菜是给百姓吃的、淮扬菜是给文人吃的、粵菜是给商人吃的、而鲁菜是给当官的吃的。
4.不变通。变通不是推翻和丢弃,而是改善和发扬。
川菜正是因为很好地变通才有了如今的成就,不去改变、故步自封只会被时代所抛弃。只有将传统技艺的核心与当下人们的喜好结合、博采众长,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屹立不倒。
曾经盛极一时的鲁菜,正在被时代的浪潮拍打,一不小心,很有可能被彻底淹没。
但作为实力雄厚的老大哥,只要挺过来,融入这个时代,则会迎来新的辉煌。
你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