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这一说法流传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川菜、湘菜的兴起,全民吃辣的时代来了,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川菜才是八大菜系之首。
川菜、粤菜之争,也是人们经常谈论乃至争论的话题,但一直没有定论。
一来是因为各自有各自的粉丝拥趸,二来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有人喜咸,有人爱甜,有人好辣...众口难调。
这个说“我喜欢吃辣,所以湘菜应该排第一”
那个说“我喜欢麻辣,所以川菜当属第一”
另一个说“我喜欢原汁原味,还是粤菜最好呀”
...
烧鹅这样的争论永远就是鸡同鸭讲,因为“好吃”是没有统一标准的。
那么,问题来了:粤菜是否已经没落?食在广州是否还名副其实?
首先解释一下“食在广州”,这里的广州不仅仅是指今天的广州市,而是指清末的广州府,或者广府,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广州、佛山、江门、东莞、深圳、清远等地,甚至有时候还可以泛指整个广东省,比如广州的英文名是Canton(“广东”的音译),而Cantonese则有广府人、广东人或者广州话的意思。因为清末的时候还没有“广州市”的叫法,那时叫番禺城,或者叫省城,对于当时的老外来说,对广东的认识,仅仅是省城而已。
今天想从粤菜的多样性、影响力,来谈一谈粤菜,这些都是可见的,可以通过对比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的。
煲仔饭一、食的多样性、丰富性
1、广东因为近海,而且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如春,物产丰富,单论海鲜一类,就比内陆的四川多了一大选择,而且其他的蔬菜、水果也是只多不少,食材的丰富自然提供了更多烹饪的发挥空间。加上广东人特别喜欢吃,特别注重吃,对吃也特别讲究,所以造就了粤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举个例子,广府人吃的早餐,叫饮早茶,其实主要是吃点心,喝茶是其次。
品种有多少呢?给大家看个知乎网友的发言:
知乎网友列举的早餐再举个例子,广东人喜欢喝汤,种类也是多不胜数,有一本书《广东靓汤0款》,想学煲汤的可以买来看看。
再来看看粥粉面饭:
粥有艇仔粥、及第粥、生滚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还有我最喜欢的潮汕砂锅粥
粉当然最有名的就是沙河粉了,一碟好的出品干炒牛河,可以吃到你内牛满面
干炒牛河说到面的话,虽然广东人主食米,但做起面来也毫不含糊,云吞面、竹升面爽口弹牙,韧劲十足,配上一碗高汤,令人回味无穷。
再来说饭,除了普通电饭锅煮的饭,还有特色荷叶蒸饭、钵仔蒸饭,更有令人闻之垂涎的百变煲仔饭。
吃完饭,再来点甜品怎么样?双皮奶、姜撞奶合胃口吗?不喜欢的话还可以选择芝麻糊、绿豆沙、椰汁西米露、红豆沙、海带绿豆、莲子百合、银耳木瓜冰糖水、清补凉糖水,最近大热的杨枝甘露等等,多不胜数。
然后菜式的话,就更不用说了,不是有句名言么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海里游的...”
云吞面二、粤菜的影响力
粤菜追求新鲜,而海鲜在当今餐饮业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其只能在沿海地方立足,想要向内陆地区发展比较难。
而且粤菜因为追求原汁原味的关系,对食材品质、烹饪工艺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价格稍高,相比之下会比川菜吃亏。就好比iPhone虽然好用,但价格高昂,就市场占有率而言,怎么也敌不过安卓。
加上在我们国家,吃麻辣等重口味的省份比较多,所以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是比不上川菜。
但影响力也分多个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是影响力的一个方面。
安卓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5%,是不是就代表安卓的影响力比iPhone大呢?这可不一定。
米其林粤菜指南国际知名的美食旅游指南书籍《米其林指南》进入中国以来,粤菜总是一枝独秀。
年的《米其林指南粤菜亚洲-欧洲-美国-》更是米其林首次推出的单一菜系指南,
这足以说明粤菜国际上的深厚影响力。
可能会有人表示不理解,说老外不懂中菜。
但我想,米其林在国际上的公信力是公认的,既然他们做出了这样的评估,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当我们遇到跟自己认知不一样的事时,首要的是要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马上否定。
我们可以去了解,他们的评估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那样认定?
最终经过仔细的研究,理据指向哪,我就指向哪,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好了,由于篇幅的关系,今天先谈到这里。
下次有时间再聊聊川菜与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