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食数之不尽但它却独得一番天地

川厨仔-煲仔饭

突然好想吃广式腊肠煲仔饭,作为一个乐于享受当下的时代年轻人,下楼,打车,出发。

想到煲仔饭用砂锅煲出来的金灿灿油噜噜的锅巴底,嚼一口,满口生香,嘎嘣脆。腊肠的肥油浸入上面颗粒分明的米饭中,吃起来油滋滋,咸香中带有一丝广式腊肠独有的酒米回甜香味,配上白灼的菜心,解腻又营养均衡。真是一路想,一路流口水啊。

煲仔饭也称瓦煲饭,是源于广东广州地区的特色美食,属于粤菜系。种类主要有腊味煲仔饭、香菇滑鸡、豆豉排骨煲仔饭、猪肝、烧鸭、白切鸡等。通常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盖,把米饭煲至七成熟时加入配料,再转用慢火煲熟。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较灵活,煲出来的饭也较为香口,齿间留香,回味无穷。煲仔饭最不能放过的就是锅巴,色泽金黄、干香脆口、滋味悠长、回味无穷,是城市时尚精英的最爱。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功夫煲仔,斯文慢火、不骄不躁、火到功成,方展功夫煲仔之味香。吃煲仔饭时,记得尝尝饭焦的味道,又香又脆,怕热气的倒在汤里泡一会儿再吃一样可口。

川厨仔-煲仔饭

二环永远都是那么拥堵,好不容到了饭店,耐心的等待,终于我期待已久的煲仔饭端出来了。热腾腾的冒着热气,滋滋的响声不绝于耳,期待的搓了搓小手,开整!

揭开锅盖的一瞬间,我有一点儿失望。本该红润油光的腊肠看起来干瘪苍白,焦香的锅巴变得干硬微苦,就连最简单的白灼菜心此刻也显得如此没有精神。强打起精神,舀了一勺放在嘴里,果然,没有灵魂的煲仔饭只是一堆熟过头的大米而已。很失望,本抱着满怀期待,却大失所望,这是对一个吃货最大的打击。买单,出门,回家。

其实煲仔饭并不难,重点在于火候和酱汁。煲仔饭的传统品种主要有豆豉排骨饭、腊味饭、滑鸡饭、黄鳝饭、田鸡饭、咸鱼香肉饭等,正宗的要用丝苗香米,取其坚实细密晶莹,口感好、滋味浓又易被汤汁浸烂。一般而言,生米生菜一锅煮就,以豆豉排骨饭为例,洗米上锅,煮六七成熟时揭开盖子,加入调好味汁的生排骨,沿煲边淋入酱汁香油,微火焖至饭收水,起锅巴。起盖后加入香葱,铺上青绿油菜,如果是黄鳝或田鸡时间可短一些,若是牛肉还要再长一点,要注意的是饭菜要兼顾,这就是火候了。好吃的煲仔饭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特征,一是跟煲上桌的调味汁,揭开盖子浇在饭上,有嗞嗞的响声,此为画龙点睛之笔,看上去黑又亮,全看调汁师傅的手艺了;另一处是晶莹剔透的丝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烧出的一层金黄的锅巴,与普通锅巴不同的是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长,实为一煲之精华,这不但取决于火候,还视乎煲仔本身的品质,好的煲仔里面是有一层光亮的釉底,如果布满砂眼则万万不行。

川厨仔-煲仔饭

川厨仔在煲仔饭的烹制上有自己独特的秘诀和方法。首先在砂锅底部抹薄薄的一层油,然后大米洗净。米和水的比例1:1.5,这个比例很重要,关系到饭的生熟程度。太烂不好吃,夹生则根本没法吃。将米和水放入砂锅,大火烧开。当饭开始收水,可以看到米饭表面有一个个的小洞,这个时候赶快把腊肠放进去。腊肠放好后,放菜心,还可以再打个蛋。盖上盖,换最小火,再煮三四分钟,然后关掉火,让煲仔饭焗十五分钟。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再打开盖来看,这是煲仔饭最关键的时候,焗的时间不够饭就生了,而且很难再挽回了。最后上桌到顾客面前时,揭开盖子,再浇上川厨仔秘制的酱汁,白生生的大米配上酱汁简直让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开。

做菜不难,难得的是用心。川厨仔用心烹制,味道才会绝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