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90后,台台对于茶餐厅的初始记忆,在一部又一部的TVB剧集,或是曾经叱咤一时的香港老电影中。经典的《花样年华》,以丝袜奶茶为主线的《溏心风暴3》......如数家珍能报出一堆名字。
《花样年华》
还记得第一次去香港自由行时,台台被朋友贴心提示:香港只有茶餐厅不用服务费哦。结果,一入茶餐厅,爱上了!连吃了4天,从知名茶餐厅吃到路上不具名小肆,惊喜连连!
不过闹过的笑话也不在少数,第一次在茶餐厅点单时仿佛在解摩斯密码,对服务员所谓的“黑话”点单完全不知所云。比如热奶茶简写为T(tea的缩写),那冻奶茶就是冻T,柠檬茶就是0T(广东话中,0与柠同音。还有很形象的肥妹(朱古力),鸳鸯(奶茶+咖啡),通俗易懂的扣底(减少米饭量)、走甜(奶茶不加糖)、烘底(将面包外层烤脆)等。
但现在自诩为“茶餐厅发烧友”的台台,对茶餐厅文化已经有个八九分的掌握了。让我在香港老电影的bgm下,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下90后眼中,近20年的《茶餐厅吃喝野史》。
茶餐厅的前身
谈到茶餐厅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香港一共有2种类型的餐厅,一种是西方人开的西餐厅,颇为昂贵,大家都对其望而却步;另一种是当地人开设的大排档,沿街而坐。后来大排档搬进了商铺中,又结合了西方美食,中西文化碰撞后变成了冰室,这也是茶餐厅的前身。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冰室只售卖小食和饮料,如奶茶、红豆冰、吐司等。之后在其基础上加入了各类的餐饭,慢慢演变成了茶餐厅。
年开办的中环兰香阁茶餐厅,是香港最早出现的茶餐厅;年开办的兰芳园,是香港目前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连锁茶餐厅之一。仔细算算,茶餐厅到现在也有将近80年的历史,怪不得香港人想把它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成功)
大家乐
90后的台台,小时候第一次吃茶餐厅,就是年从香港远道而来的大家乐。作为香港老牌快餐品牌,大家乐空降内地后,延续了香港本地AB餐的套餐式点法,在当时让作为食客的我眼前一亮。
至今念念不忘是大家乐的招牌一哥焗猪扒饭,是茶餐厅从西餐厅借鉴来的“贵价焗饭”。
就像是小时候考试考得好才能被奖励一顿肯德基一样,台台小时候能吃到大家乐的一哥焗猪扒饭也是“来之不易”的事。
以茄汁饭铺底,盖上香脆的猪扒,炙烤过的芝士带着点焦脆,每一勺饭结合了茄汁的微酸和芝士的顺滑,层次感十足。
可惜年,在内地扎根10多年的大家乐突然宣布退出华东市场,连续关闭了10+门店,不禁令人唏嘘。
新旺茶餐厅
年,新旺茶餐厅来到了魔都。新旺跟避风塘占据了长乐路,超长的营业时间,使得这两家茶餐厅成为了当时夜猫子们的宵夜胜地。
比起大家乐的套餐,新旺茶的菜单广泛得多了,这也开启了我的茶餐厅吃喝的大门!
菠萝包+冻奶茶的招牌下午茶组,风靡魔都,几乎每个来新旺的人都会安排上。
烫口的菠萝包,顶着一头爆裂菠萝纹酥皮,第一时间把冰凉的黄油夹进去,一口咬下......90后宝宝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冰火交融”,上头!
有菠萝油,就一定不能忘了丝袜奶茶。当时喝惯了5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台台对港奶的第一印象是“怎么有点苦的??”第一次喝的时候,把附带的糖全部都倒进去,才能习惯,但喝到后面,渐渐地就被它丝滑的口感套头了。
图源《茶餐厅·双城记》丝袜奶茶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个“撞”字,撞茶的次数和高度会直接影响一杯奶茶的最终味道。每一大壶奶茶大约要撞4次,让茶叶充分舒展开,除掉里面的草青味,喝上去不会涩嘴。
图源《茶餐厅·双城记》一杯极品丝袜奶茶必须是色泽金黄、香气迷人、风味浓郁、口感幼滑。(也可能让你整宿整宿睡不着)
新旺的另一道招牌干炒牛河,至今仍是台台的心头好。牛肉片又嫩又饱满、河粉炒得爽滑筋道、不会过于油腻,劐气十足。
一筷子下去,滑溜溜的河粉中夹着大块的牛肉,咀嚼间,牛肉的香气慢慢浮现出来,满足!即使到现在也过去了快20年,无论是堂吃还是外送,新旺的品质依然在线。
翠华餐厅
再后来就是年,有“香港餐饮名片之称”的翠华把内地首家门店设在了上海富民路,当时饭点的平均排队时长高于两小时,妥妥的初代网红。
翠华在当时的上海,是茶餐厅贵价的代表。那时还是学生党的台台,只有跟着家庭聚餐才能偶尔打卡。
去翠华,点单不踩雷的诀窍是:在他家的十大经典名菜里选。鱼蛋河粉、瑞士鸡翼、奶油猪仔包等。
奶油控不能拒绝的脆哗奶油猪,猪仔面包直接加烘,再挤上鲜甜奶油而成,香甜的炼奶融化在口腔中,甜腻粘嘴,吞完两片,满足!
招牌的鱼蛋河粉,亮点是货真价实的鱼汤汤底,奶白色的汤头看着就诱人,而且一点也没有腥味。口感筋道的鱼蛋,是翠华专门雇的阿姨每天手工现做的,是吃的出的新鲜。
最早的富民路店在疫情期间已悄然关闭。不过它家菜的出品水准还算稳定,冬阴功猪软骨片头米线、麻辣嫩鸡米线、马来咖喱牛腩......台台光想想就馋了。
避风塘
当时和翠华打擂台的避风塘,直至今日人气还是很高,在各大商场中都有它的身影。
但严格来说,避风塘不算传统的港式餐厅,它巧妙地把海派文化、茶餐厅文化和粤菜文化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更多融合菜,所以消费群体的受众面也更广。
提到避风塘,第一时间想到椒盐鸭下巴。虽然看上去有些“黑暗”,但尝过一次后便欲罢不能,皮酥肉嫩,香脆入味,完全吃不出鸭肉的膻味。
避风塘的云吞面也是台台心中的白月光,一碗优秀的云吞面卖相不能差。四粒云吞是标配,放在面中间,饱满的样子,像四朵盛开的芙蓉花。用的面也很有讲究,面要用鸭蛋制作,一般用的是竹杆压制的竹升面或人手打制的银丝面,口感爽口有嚼劲。
云吞面中的云吞也都是改良过的,在香港当地都是小云吞,但为了迎合大陆阿姨妈妈喜欢“大”的口味,避风塘把小云吞都糅合在一起,变成乒乓球般大的云吞。里面的用料也十分讲究,新鲜虾仁,肉质紧实,弹牙得很,浸没在干净清澈的高汤中,更加鲜美。
还有各种广式粥点,人气都颇高,宵夜来碗避风塘的粥就最落胃了。
查餐厅
和连锁茶餐厅的大肆宣传和精心推广不同,年在魔都的思南路上开业的查餐厅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但它却是台台心中最能还原香港茶餐厅的存在。
墙壁上贴满简单易懂的标语,服务员大多为脾气不好的阿姨妈妈,不接受线上排队,只能站着干等,时刻做好拼桌的准备,(人没到齐都不会让你进去)自己去收银台埋单,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茶餐厅文化。
TVB剧集里最常出现的豆腐火腩饭,是属于香港男人的独特浪漫,但内地很多茶餐厅都没有供应,台台也是在查餐厅里吃到过一次。
看上去和我们平时吃的盖浇饭没什么差别,以白饭为底,上面浇上浓重的勾芡,佐以肥瘦相间的猪肉和外酥里嫩的豆腐,外表上一点都不精致,但图的就是快速和方便。(但不是台台的菜)
再搭上一杯完美的冻柠茶,对于步履匆匆的上班族而言,午餐时间是他们一天繁忙工作的小确幸了。台台对柠檬茶的要求一直都是很高的,如果一家茶餐厅,连冻柠茶都做不好,那其他的菜式也没有尝的必要了。
靓的锡兰红茶茶底是基本,柠檬和糖的占比是重中之重,不能过涩也不能过甜,完美的冻柠茶茶色纯正,红茶醇正的茶味透着柠檬自带的清爽,冰块增加了冰凉的口感,便利店里那些“妖艳贱货”怎么比得上!
我还特别喜欢咸柠七,它是近几年的后起之秀,柠七自带的碳酸中透着淡淡的咸味。记得一定先把咸柠捣碎了再往里面倒入七喜,这样才够入味。
再点份咖喱鱼蛋拼鱿鱼,满足感溢于言表。
在正宗茶餐厅里,买单的时候招手喊服务员是没用的,桌上也没有